毛亢力
摘 要:小學生對社會最初的認識和了解,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故事。故事教學應用到小學的數學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對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故事;應用:探析
教育的新理念推出后,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故事的引入就是新型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性和數學性是數學學科具有的主要特點,將故事引入數學的教學中,對于傳統的教學而言,是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故事教學的作用
1.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正處在童年到少年的時期,好奇、好動及活潑等是其主要特點,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經常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是二、三年級左右的低年級學生。所以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采用教學方法及各種教學手段,展開小學生數學教學。由于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所以采用故事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注意力。而且如果教師的故事講得有趣生動且精彩,可以使學生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由此可知,講故事教學方式,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征相符合。
2.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
在講解數學問題時,教室可以適當的融入故事,可以將數學問題中有些深奧難懂的簡單化,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采用故事教學,學生能夠在教師適當的引導和提示下,很快找到解題的方法,這主要是因為講故事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問題思考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的教學中,故事對學生有較大的魅力,特別是有趣的故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將數學的問題與故事有效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這樣使學生產生深刻地記憶,對于學生思考、回想及探究數學問題非常有利,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得到提高。
4.教育作用的有效發揮
小學數學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故事需要選擇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不僅在故事中讓學生學到有關的數學知識,還能使學生對于故事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寓意有所了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刻地了解人生價值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
二、小學數學中故事教學的應用措施
1.合理選擇故事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將故事引入,能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激發起來,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提高,但是在選擇故事時,應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保證故事與小學生的年齡征及心理特點相符,還要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有利。例如,學習數字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這類的故事中都含有數字,教師可以將這類故事引入到數學教學中,這樣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特殊心理相符,還有利于小學生明確善惡美丑,對小學生健康成長非常有利,為小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2.合理融入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講故事教學方法,教師要考慮到如何將故事與數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采取合理的方式,將數學問題融入故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能。例如,一年級的加減法(15以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對學生只是簡單的描述“6+5=11”或者“13-5=8”,要求學生一定要記住,而該方法學生理解不了,也很難記住。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教學方法,在故事中將這些數字融入,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強,以便于學生深刻地記憶。
3.注意故事講述的時機
將故事引入到教學中,雖然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但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應用,故事講述的時機,教師要把握好。故事引入數學教學中,要與數學課程的進度相結合,對講故事的時機適當地進行選擇,不能將整節課或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講故事,避免學生對于故事太過于關注,而忽略學習。
4.加強故事的創新性
采用故事教學,還應加強故事的創新性,應選擇一些學生未聽過的故事,而且對于一些冗長深奧的故事,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對故事進行合理的改編或整理,使其變得簡短而精湛,使小學生容易理解。另外教師若未選擇合理的教學故事,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故事創編,進而更好的開展小學數學故事教學。
總而言之,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故事具重要的意義和措施,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展開故事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效率。本文主要探討小學數學故事教學的作用以及相應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婉如.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王曉濤.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同行,2015(1).
[3]劉溪坤.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21):15.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