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風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合格多媒體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也開始借助網絡進行教學。網絡教學引起教育者的廣泛關注,教育信息化不再是空口號,而是真正入駐課堂教學了,實現了與學科教育的整合。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自應用了這種模式以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也明顯得到提高。但網絡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合理安排,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網絡環境;物理學科;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91-02
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人類邁入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紀元。如何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這是教育界亟需解決的問題。當前的教育模式都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太多弊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國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認清教育的本質,幫助學生盡快適應社會的變化,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廣大教育者必須身先士卒,根據先進的教育理念創建出新型教學模式,而網絡教學模式就可以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既可以體現素質教育理念,又可以為信息化社會服務,為教育者提供了較為理想的教學環境。
1.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的意義
1.1 有利于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后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發生了轉變,教師成為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開始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同學之間積極交流、熱烈討論,也會主動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消除了對老師的畏懼心理,形成了交互式的學習氛圍[1]。因為采用了網絡教學手段,學生對考試也不再害怕,只把它當成常規的練習,而且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都可以在網上進行自我測驗,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教師通過管理系統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因而可以設計出更適合學生學情的教學內容。
1.2 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在教室組織教學,而且有一定的課時限制,學生無法接觸到更全面的知識,因此學生的知識面無法拓寬。此外,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都存在差異,統一教學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降低教學效果。而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實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展開針對性學習,直到理解通透為止。教師可以根據題目的難度分為三個檔次,讓學生根據自身水平選擇練習,網絡環境下使得分層教學成為可能。
1.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利用網絡進行高中物理教學,可以從多種角度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復雜的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變成輕松的活動,學生對于知識能夠更熟練地掌握,信息處理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學生通過與計算機之間的互動,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鞏固學習,既可以滿足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心理需求,又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再加上多媒體提供的多元化信息,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刺激學生不斷探索新信息,從而豐富自身的知識素養,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達到整體素質的提高[2]。
2.網絡環境下的物理教學課例
網絡教學模式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提出課堂主題、創設學習情境、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和構建知識體系等方面:①課堂主題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確定的,確定好主題才可以設計出豐富的教學內容,學生借助課本和網絡完成學習任務;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查閱參考資料,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進行創造性學習,從多種途徑獲取學習資源;③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借助網絡自行解決問題。④合作學習大多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學生之間互相探討溝通,從而得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共同完成任務;⑤學生根據當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知識規律,與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3]。以"光的折射定律"為例,網絡教學過程如下:
(1)教師先向學生說明本堂課的主題,然后講授光的折射的概念,讓學生了解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并且明白介質折射率的概念。(2)接著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當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是保持直線傳播嗎?然后要求學生就這一問題利用網絡進行探究,教師通過展示課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然后學生就能了解到光的另一種傳播方式——折射,接著教師就可以開始講解有關折射的定律。(3)讓學生分組在網上搜索資料,查閱與折射定律有關的內容并下載保存,然后將搜索的資料進行篩選和整理,加深學生對新學的知識的理解。(4)學生在探究學習過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增進學生對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如果遇到困難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求助,教師對他們得出的觀點進行評價,還要對理解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化輔導,從而達到全體學生都能掌握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效果。(5)教師按照教學目標給學生布置練習任務,學生通過做習題進行知識總結和鞏固,并進一步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應用范圍和實際案例,在腦海中重新構建關于光的知識體系,從而鍛煉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3.結語
網絡環境下的物理教學以學生探究為主,由單一的學習方式變為多元化和層次化的學習模式,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揮,學習更為積極主動,而且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夠實現全體學生不同程度的進步,使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武法提.網絡教學環境[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21(04):26-27.
[2] 樊澤恒.現代教育技術[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17(03):23-24.
[3] 祝智庭.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育部——微軟攜手助學)[G].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5(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