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樂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以經典文學作品為主要內容,目的是通過鑒賞、分析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借助典范效應來提高小學生的精神素養、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本文重點闡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人文素養;培養
教育是強國之本,只有一個國家把教育放在發展的首位,才能在日益發展的社會中取得長遠優勢。在我國目前的小學教育中,語文教學是重中之重,因為其潛移默化中培養的人文素養,可以為學生鑄造更加優秀的精神世界,也是每一個學生接觸和了解中華文化的捷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人文素養是教師和整個教育領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的和諧發展為本。進行人文精神培養不僅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完善,也是對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的肯定。然而小學生的人文素養與中學生、成人不同,對小學生的人文教育應主要培養學生如何處理好與自然、社會、與人之間的關系。而這種以人文理念為核心的教育與小學語文教程息息相關。人文理念培養意味著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無論是課堂還是課下,作為教師都要尊重學生文化個性和文化意識,信任肯定每一位學生,充分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1 當代小學生素養的現狀
當今社會正處于一次大規模、全方位的轉型時期,“轉型”至少包含兩層內涵:一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是經濟體制的轉型;二是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過渡,是社會形態的轉型。在社會的這種巨大轉型中,在傳統與現實的交鋒中,各種新觀念紛至沓來,從不同程度上影響當代小學生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業務素養以及價值取向,使得小學生內心潛藏著浮躁和不安[1]。當代小學生作為青年中的優秀群體,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將肩負起中國發展與振興的重任。
2 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今天,提倡與加強小學生的人文教育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如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則應當成為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任務之一。我們要認識到,人文教育有其獨具的特點,把握這些特點,人文教育才會真正有成效[2]。那么,人文素養教育有哪些特點呢?
為此,教師在授課時既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引領學生產生共鳴或心靈的感動,還要創造課堂的人文思想氛圍,一種自由討論與爭鳴的學術氛圍,使學生在接受系統的古代人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能影口向他們品性之真摯、偉大、高雅的那種令人難忘的印象。”
3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1.加強小學語文經典文化教育
現代科技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財富和享受空間的同時,卻也帶來了眾多的問題。精彩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發展的社會經濟極易引起人們的急躁情緒和心理失衡,人類精神家園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現象,普遍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別是年輕一代人的腦袋中,有點空蕩蕩,霧蒙蒙。于是乎,商業文化以它扎實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過海,乘虛而入,大有雷霆萬鈞、無堅不摧的架勢,鬧得不少人心蕩神迷,追腥逐臭。根據筆者的調查,大部分小學生對祖國與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他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是肯德雞、麥當勞,最喜歡過的節日是西方的情人節和圣誕節等洋節,嘴上以夾雜幾句洋文為時髦,在哲學方面有些人能夠大談特談亞里士多德,卻不知老子哲學??在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影響下,他們的拜金主義思想嚴重,理想、前途觀念淡薄,享樂主義思想普遍存在,超前消費、比富斗闊、怕苦怕累、浪費現象嚴重。極端個人主義思潮有所滋長,集體主義觀念削弱,個人至上,指責別人多,反省自己少,為自己想得多,為他人想得少,講索取多,講奉獻少,缺乏社會公德心,社會道德意識急待加強[5]。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洶涌的當今世界,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人們的精神家園日漸貧乏[3]。這是我們教育的失職,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國之興衰,關乎教育。綜觀我們的當代教育,小學十分重視學生的英語教育,卻很少對我們的學生進行文化經典的啟蒙。一個沒有傳統文明的民族,是―個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傳統文明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則是―個可悲的民族。基于上述現象的存在,如果我們的語文教育仍然對此無動于衷,就會造成文化經典的斷代和失傳,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2.增設人文類選修課程
當前在開設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涉及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傳統文化、傳統道德類課程仍比較少,能夠深入淺出、比較全面系統并且深受小學生歡迎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人文課程數量則更少。因此,筆者以為,應加強對小學語文的深入學習和研究,使小學生對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文學遺產有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熏陶與陶冶[4]。同時開設多門人文課程。將它們列人教學計劃,使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修,規定每個學生必須至少選修七門人文類課程且成績合格才準予畢業。這樣,就既照顧到學生的個人興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壓力。
參考文獻
[1]韓士霄.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人文性課堂[J]. 學周刊,2014,11:145.
[2]顏峰. 試述小學語文教育滲透人文素養的培養[J]. 才智,2014,17:124.
[3]李興昌.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 語文建設,2014,29:18-19.
[4]趙衛華. 新課程視閾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素養思考[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0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