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亮
摘 要:現如今,科技競爭即是人才競爭。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人才的核心創造力逐漸顯現出來,很多教育工作人員已經意識到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尤其對美術設計者而言,創造力更是藝術的源泉。所以,中職美術教師必須加快轉變教學觀念,側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從而進一步增強中職美術教學質量。該文在對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原則進行論述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培養中職學生創造力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個人創造能力。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 中學生 創造力 培養原則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167-02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創造力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發展活力,而且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實際上也就是增強民族發展的活力,培育出具有較高思維創造能力的學生。當然,中職美術教育同樣需要重視創造力的培養。美術教育對中職學生的思維意識、情感精神以及興趣愛好等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在中職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主動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新意識,積極建立課堂藝術氣息和創造力氛圍,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1 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原則
1.1 民主化原則
民主化原則既有利于優化教學模式,同時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教學環境,以此保證師生雙方建立融洽的教學關系。但是,所謂的民主化自由,并非是不管不問,實行“放羊式”教學,而應科學地使用教學方法及形式,從而盡可能地滿足中職學生的美術學習需求。
1.2 藝術化原則
藝術化原則主要指學科知識與藝術性思維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結合,通過采用藝術方式來調整教學計劃。目前,中職美術教學偏重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乏味,因而學生的注意力處于相對松散狀態。所以,中職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對藝術性內容及方法、教學模式等進行創新,旨在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全面把握好教學目標,樹立良好的美育觀念。
1.3 個性化原則
所謂“個性化原則”,其實就是指根據學生美術素養的差異性,教師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采用個性化教學方法。中職學生的性格參差不齊,有的表現出活潑外向,而有的卻內斂文靜,但性格作為一種先天因素,很難將其進行本質性改變,加之它與創造力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因此,為保證彈性發展,中職美術教學應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群體,制定出契合實際的教學方案,即個性化教學計劃。
2 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2.1 加快轉變教育觀念,創造課堂新活力
在很多教師的思想里,中職學生只需要會畫畫、使用幾種設計軟件即可,而專業課教學也僅是簡單的技能傳授和方法指導,這種模式下培育出的中職畢業生對美術工具運用嫻熟,但卻缺乏設計創新。因此,中職美術教學應將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等注入學生的大腦內,加快轉變教育觀念,創造課堂新活力。在中職美術基礎性教學,部分教師的素描課仍沿襲傳統寫生模式,并停留于表現真實層面上,導致教學與專業之間的銜接不緊密。因此,該種模式嚴重阻礙學生個性的發展,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力及精神意識等的引導,進而產生一種挫敗感,同時也不利于美術設計的發展。比如,在上設計軟件課時,教師一味地講述演示工具的使用,并沒有結合案例探討專業知識。落后的教育觀念使中職美術教師的教學重心發生偏移,影響創新氛圍的構建。針對上述現狀,教師應積極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主動舍棄“滿堂言”模式,將自由民主理念移入課堂,發揮主體參與教學的作用,并把培養創造力置于首要位置,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形成以內心體驗為核心的創造意識,不斷加強創造性思維訓練。
2.2 充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意識作為創作美術作品的先決因素,其也是作品構思過程中的重要活動,若無思維的創新和突破,那么作品也不可能煥發新創意。如今中職學生在選擇專業時都不會考慮自身是否對該專業感興趣,筆者就曾碰到這樣一位學生,由于喜歡網絡游戲,所以信誓旦旦地選擇計算機軟件開發專業,可入學沒幾天,又因為好朋友學習美術設計專業,于是毅然決然地轉專業。諸如此類的學生有很多,對自身學習的專業剛開始感到好奇,或者有點興趣,如果中職美術教師無法抓住學生的獵奇心理,也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勢必導致學生對其專業的興趣將逐漸消逝。俄國著名教育學者烏申斯基認為,“無興趣的強迫性學習會抹殺學生探知真理的意識和欲望。”要想激發中職學生的創造力,關鍵在于教師的講授。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設法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分析他們的智力類型,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職業競賽、技能考試、美術作品展、創意制作等諸多活動,進而不斷提升美術設計技能,將創新意識深深植入于學生的腦海之中,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創造意識。
2.3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鼓勵大膽創新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獨立性,鼓勵他們大膽創新,這一舉措對培養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個性就是美術設計“活”的靈魂,一件美術作品若要在漫山遍野的藝術視覺中脫穎而出,吸引人們并被其所接納,就必須擁有獨特的元素與意念。中職美術專業所培育出的學生,將來大多數都會進入到美術設計行業,而作為中職美術教師應在教學中開發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以便為日后的美術設計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首先,教師必須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礎上,挖掘他們的個性差異,滲透因材施教觀念,進而提高中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充分激發學習潛能及創造精神,使學生不再簡單地進行模仿或復制,而是積極參與;凸顯互動式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思想傳遞與交流。其次,教師在美術練習過程中應側重引導,順沿中職學生的意念來實現啟發和誘導,激活他們的創造力神經系統,鼓勵大膽創新,從而直觀展現出學生的創造力。最后,革新傳統的中職美術教學模式,傳統模式不重視啟發引導,隨意涂改學生的設計作品,容易導致學生失真表達,不利于個性的發展。
2.4 靈活采用教學方法
美籍德國心理學家阿恩海姆認為:“藝術設計并非對刺激物進行機械復制,而應是一種理性活動。”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倘若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那么培育出的學生必然是如鸚鵡般的模仿者。中職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需在教學中靈活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審美意識及創造思維。故此,中職美術教學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常動手動腦;通過不同的途徑、形式、構成方法、色彩搭配以及描繪手法等,引導學生將作業完成過程轉變為嘗試過程,但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創造性觀點都應給予及時認可,堅信學生將來會有更多精彩的表現。比如,在中職美術素描課堂中,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學生認為只有畫得像、畫得真才是標準,其實這種錯誤思想嚴重限制了中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筆者收集到很多創意素描并對其進行點評,目的則在于幫助學生構建一種概念,即藝術性創造,若美術作品沒有創造力就等于沒有個性,當然也不可能使人產生深刻印象。又如,在中職美術色彩課堂中,學生不具備靈活使用色彩的能力,依葫蘆畫瓢地上色,導致效果極差。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美術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始終將培養創造力置于首要位置,側重激發課堂主體的學習興趣,鼓勵其個性化發展,靈活采用教學方式,從而進一步開發學生創造力。
參考文獻
[1] 蘇景玲.淺談中職美術設計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8):93-94.
[2] 潘冬冬.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業,2014(36):153.
[3] 彭召兵.芻議中職美術專業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