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更新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已經是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大家通過使用網絡這個平臺開展廣泛的交流活動,同時也生眾多的新穎的網絡詞匯。這些全新的網絡詞匯不但增添的漢語詞匯,也從一個方面顯示了現代社會的一些文化現象和時代內涵。該文從互聯網的視角出發,著重分析了網絡熱詞的一些特點,研究適合網絡熱詞的翻譯對策,方便大家交流溝通。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熱詞 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225-02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變化,加之多媒體和手機的普及應用,我國在使用互聯網的客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增長,互聯網不僅僅是為大家提供及時方便的信息,而是影響所有人們生活的改變,特別是對其語言方面的影響更為突出。
1 網絡上熱詞的共同特點
因為網絡具有容納所有海量信息的特點,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都可以通過使用互聯網這一平臺開展創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顯現了大家的創作熱情,出現了一大批形式多樣、膾炙人口、風趣幽默體現百姓生活的網絡詞匯。網絡熱詞是時代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和一種反映,經常會反映出社會上存在的特殊熱點文化,因此它會表達出的意思是擁有奇特的特殊性。例如,“微信(wechat)、二孩 (secondchild)”,以及“小鮮肉(little fresh meat)” 等這些詞匯都是反映了現在日常社會和生活的焦點詞語。同時,當代互聯網也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具有充足想象力的發揮空間,這樣就會使得網絡上的一部分新鮮詞匯通常是富有幽默感又能夠貼近真實生活的感受。拿“剁手黨(Hands-chopping people”這個詞匯作為一個例子,“剁手”一詞是起源于金庸的武俠小說 《射雕英雄傳》 中的洪七公,七公有一次是因為貪吃而誤了一件大事,所以一狠心剁掉了自己手上的一根指頭,但是,假如遇到好吃的食物還是不能控制自己。但是現在是特指網絡購物狂人,當“雙11”到來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停地點擊鼠標,加入到購物車中瘋狂的購物,一直到付款已經成功才會說自己要“剁手”。再比如說“嚇死寶寶了( scared to death) ”這個詞,“嚇死寶寶了”這個詞匯中的“寶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嚇到小 baby,而是嚇死我的意思,就是為了自稱自己是寶寶而起到賣萌,也是說明自己十分可愛的意思! 同時,互聯網的獨特之處又說明了網絡新詞匯簡要特征。例如:“BS”(big smile),意為“大笑”;THX 的代表的是thanks(謝謝)。GF,是girl friend的縮寫,意為“女朋友”。
2 網絡上詞匯的詞語構成方法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產生和發展,廣大網民通過使用網絡開展溝通,特別是使用網絡購物 (online shopping),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模式,進而使得網絡熱詞的組成表現出以下幾個辦法:(1)全新創作法,就是指通過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詞匯,來在網絡上流行開來,通過使用這種辦法創造出來的詞匯十分眾多。這些詞匯像: “光棍節 (singlesday)、秒殺( speed skill)、閃婚(flash marriage)”等等。(2) 老詞賦意法,是指通過使用借代、詞性互換等一些修辭方法的運用,使原來的詞賦予了全新的意義,這樣就會使舊詞得到了一個全新的意義,這些類型的詞匯都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如“打醬油 (none of my business)”,這個詞語原本的意思是自己帶瓶子到商店去買醬油,然而現在在網上的共同中,打油則賦予了一個新意,指與自己沒有關系的意義,也就是說告訴別人,我只是一個路人,與我沒有任何關系。(3) 諧音法,就是指在網絡的溝通交流中,通過使用漢語的近音詞和同音詞,對以上詞的發音再次進行整合聯想,通過整合后的詞語會出現幽默詼諧的這些特點。例如, “內牛滿面”是“淚流滿面”的諧音,它的意思是指很難受、很難過的意思。由于本來是一些網友受到方言的錯誤影響,在打拼音時,把 “n”與 “l” 打錯了,導致了打出的詞語是“內牛滿面”,起初沒有什么感覺,但是到后來才發現這樣打錯字挺好玩的,于是一些網友們將錯就錯,很快喜歡上了“內牛滿面”這個詞。同時還有:“洗具(喜劇,comedy) 、圍脖(微博,micro blog)、驢友(旅友,tourpal)”等網絡熱詞,這些詞都是對漢語發音的改變,從而使得這些本來平淡的無聊辭藻顯現出了另一番滋味來。
3 網絡上的熱詞翻譯特征
網絡上熱詞的大量出現和使用,并且在網絡上的廣泛使用,極大的推動了漢語內涵的豐富使用,也給大家帶來了新鮮的感覺,大量網友也認為這些搞怪的翻譯給大家帶來的樂趣。隨著越來越多的詞語火到不得了,那么大家朋友圈中的網絡熱詞是怎么譯來的呢? 通過梳理,一般有主要兩種技巧翻譯而來。
3.1 直譯法
世界著名的翻譯家給出過這樣的概念,翻譯不但要符合原著的真實意思,還必須要準確把握和表達原文的真實風格和本意; 翻譯者必須盡最大努力滿足這個要求。直譯這種方法是最有助于保持原著的形式和本身內容,是翻譯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憤青”就可直譯為“angry youth”,“憤青”在漢語中就是指對社會有不滿情緒,強烈的想改變現在狀況的青年,用直譯的方法把“憤青”翻譯為“angry youth”最合適的。
3.2 意譯法
語言的翻譯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一種語言精確表示另外一種語言的意思和表達。尤其當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時候,就會很可能出現語義缺失的情況,有時在翻譯時就應該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如果直譯不能滿足原語的意思表達時,譯者就可以采用意譯的辦法來開展創造性的翻譯,來把真實的意義表達出來,與原意的表達幾乎相同。在許多的網絡熱詞上,都是來自于網友的自己產生,能夠凸顯出當前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況,具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在翻譯具有這些特點的熱詞時,不能分離開我國的語言環境,必須要考慮到目前的國家的語言特征和背景要求,從而使別的語言國家的讀者能夠真正了解這些網絡上的熱詞的真正含義。例如,網絡上有一個熱詞“傻白甜”,假如直譯為 “foolish white sweet”,那你就錯了。因為在我國傻白甜都是指在大陸電影或電視劇中說明沒有心機,懵懂可愛的女主角,所以應該把傻白甜翻譯應為 “blonde”,因為“blonde” 是指面貌美麗,但內心純潔的女人。再比如“不差錢”這個新詞,它是小品 《不差錢》里的一個比較經典臺詞,假如按照表面的翻譯,可以直譯為 “Not lake money”,但是感覺很不符合語境,不能體現出這個臺詞的幽默效果,應該譯為 “Money is not a problem”。
4 結語
網絡的流行熱詞是由網民自己創造的并且在網絡中廣泛傳播。網絡的熱詞多數具有詼諧幽默、諷刺調侃、俏皮易懂等特點。這些熱詞富有生活上是意義和哲學上思維,它可以深刻的表達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樂趣。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深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網絡熱詞快速走進人們的生活,影響著大家的語言交流,我們在翻譯網絡熱詞時,必須充分掌握國家的文化背景同時運用合適的翻譯手段,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語言地方本意。相關的翻譯理論基礎是為網絡熱詞的翻譯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和學術指導,該文通過采用直譯法、意譯法等方法希望對網絡熱詞翻譯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 楊陽.網絡熱詞“給力”及其英譯研究基于對應語料庫[J].赤峰學院學報,2015(5):170-177.
[2] 楊偉達.網絡發展對大學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影響[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11):122-123.
[3] 貫麗麗.文化語境與茶葉名稱英譯探究[J].福建茶葉,2016(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