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容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重視幼兒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幼兒的美術教育已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重視。創造性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創造力,培養新時代下的創造性人才。那創造性思維對幼兒美術教育有哪些作用呢?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美術教育;幼兒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培養創造性的人才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幼兒性格、思維形成的需要。新《綱要》闡述:藝術活動對幼兒作用主要有:能有效地促進幼兒感知美和表現美的情趣;促進幼兒的智力;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能使幼兒認知藝術語言、符號,促進創造力發展。而我國幼兒藝術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感、體現成就感。藝術活動是一種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精神創造性活動。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幼兒教師不斷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一、創造性思維對幼兒美術教育的作用
1.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美術教育活動。因此,美術教師要不斷用創造性的思維去創新教學,不斷開發幼兒的想象空間,提升幼兒對美術的審美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在美術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要對幼兒的想象力設定一定的局限性,要給予幼兒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從而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不斷發展。
2.培養幼兒的積極主動性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恰當采用美術教學法。如: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觀察教學法、探索教學法等等,為幼兒創建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幼兒的美術教育是幼兒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將創造性的發展思維運用到美術教育過程中,從而讓幼兒不斷觀察生活,積累豐富的實際經驗,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豐富幼兒的感情因素
在幼兒時期,是幼兒自我情感不斷激發的時期,將創造性思維運用到幼兒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很好地促進幼兒的感情,從而讓幼兒在學習中不斷獲得心智上的成長。情境教學法和情感熏陶法是美術教學過程中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動之一,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制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情感氛圍,能引起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情境中動情,在情境中共鳴,潛意識地進入學習狀態,幫助幼兒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教學內容。
二、創造性思維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1.創新教學理念與模式
要在幼兒美術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就要創新教學理念與模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美術教師要以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在引導過程中,美術教師不應過多地干涉幼兒的想象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開發幼兒的創造力。如果美術教師過多干涉幼兒的學習,一定會為幼兒設定固定的繪畫學習模式,從而影響幼兒的想象力,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2.完善美術教學方法
美術是一門學生表達思想的學科,因此,教師應不斷引導幼兒用色彩描繪自己的思想感情,給予幼兒一定的發揮想象的空間。如果美術教師一味地采用固定繪畫內容和模式,也會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美術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美術教學方法,從而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繪畫素材,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玩一玩,并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孩子觀察、欣賞的時間,引導他們進行細致的觀察,使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清晰豐富的印象,幫助幼兒積累豐富具體的、直接的生活經驗,從而激發幼兒想畫、愛畫的欲望。適當地運用示范教學法,給幼兒提供一個創造性的空間。
3.營造創造性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創作。將創造性思維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就要培養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然而幼兒的觀察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教師要不斷引導幼兒去觀察生活,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此同時,教師要認識到,不要以一個成人的思想去判斷幼兒的想法,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用美術表達自身的感情。
總而言之,創造性思維在幼兒的美術教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以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完善美術教學方法,營造創造性的學習氛圍來引導幼兒學習美術,在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幼兒在不斷思考過程中提高想象力,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和家長要不斷關注幼兒的素質教育,不應將幼兒作品畫得像與否作為評判幼兒作品好壞的標準。
參考文獻:
[1]葉如柯.創造力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現狀和策略[J].吉林教育,2009(11).
[2]張慶.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寧夏教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