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交流以及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發展將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實際學習成果,所以這一階段的教學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經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探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法是目前最適合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和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的教學任務相契合。但是,要想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教師還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通過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對策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為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對策;解決措施
與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相比較,小組合作學習法不但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好交流,而且還能達到資源共享的良好效果。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應用不當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和弊端逐漸顯露。近些年來,教師只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形式,而忽略了學生間的交流過程,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
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根據各方面的因素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根據分配的教學任務展開有效合作、交流與信息共享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它的不足和弊端仍然是阻礙學生進步的隱患。經過調查和分析,筆者發現現階段小組合作學習法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不足:第一,教師在課堂中沒有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小組合作學習法如果把握不好是很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根據教學內容安排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段,在課堂中出現合作時間過長或是合作時間過短的情況,進而導致合作學習法無法發揮出它真正的教學效果;第二,在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相應的指導和監督,從而導致小組內學優生思
考、探究學習問題,而學困生卻沒有積極參與其中,只是在一旁觀望,進而出現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學困生更差的不良局面。
二、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
1.合理分配小組,組內分工明確
小組合作學習法最初的目的便是讓學生優勢互補,組成學習小組,在探究教學問題的過程中讓學優生帶動學困生。例如,教師在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之后,讓每一個小組交一張分工名單,讓學生在教師布置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根據分工情況來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接著再一起進分析、討論和整合。為了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教師在檢查作業的時候不能只讓代表來進行宣講,而是讓小組內所有的成員闡述自己的學習成果,之后再進行全體成員的歸納和總結。這樣不但可以督促學習小組內所有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其中,而且還加強了小組內學生之間的友好交流,最終達到小組內共同進步,且班級氛圍越來越和諧。
2.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為了提高各小組成員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根據不同小組內的學習差異進行相應的分析,最終應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展開語文學習。例如,有的學習小組總體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比較強,那么教師便可以引導他們在掌握了課堂內的學習內容之后,積極地向課外拓展,讓小組在周末或者是假期等閑暇時間去書店或者圖書館展開學習,多去了解、學習一些課外讀物,不僅能夠拓展學生自身的語文知識面,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以此使得學生之間建立良好、深厚的友誼。而對于一些總體學習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習小組,為了不會阻礙組內學優生的發展,教師要為其制定探索性較強的學習任務,讓他們積極地帶動組內其他成員展開有效的思考和探索,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組內的總體學習水平,為共同進步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最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大教學模式,同時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應用原則,積極為學生創設更多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此將小組合作學習法的課堂效應發揮到最大,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45-248.
[2]封輝玲.小組合作學習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