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瑩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基礎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逐漸顯現,教師逐漸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等。這就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語文課堂的效率,在實現“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之后,“高效課堂”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高效率的課堂,它不僅指教學的速度,還包括教學的質量,強調二者的統一。現在的國際競爭愈加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中,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語文課堂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現高效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最優質的教育。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曾經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高效課堂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強調學生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學會學語文。下面,本文從實現激趣型教學、探究性教學以及分層教學三個方面,討論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激趣型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他們對于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傳統的老師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安排與教學計劃開展的語文教學活動,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這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局面: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辛苦,課堂效率十分低下。因此,要想實現小學語文的高效教學,就必須開展激趣型的教學活動。首先,老師要深入研讀語文教材,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因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老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語文課堂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在《老人與海鷗》的教學中,我先問學生:“大家能不能講一講,你們跟小動物所發生的事情呢?”有的學生說:“我每天都跟著爸爸、媽媽在公園遛狗。”有的學生說:“我去動物園的時候,看到了熊貓吃竹子。”然后我接著問:“同學們喜不喜歡小動物啊?”學生們回答:“喜歡。”然后我再為學生播放了海鷗的叫聲,并且利用投影儀出示了海鷗的圖片。然后,我問學生:“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海鷗,并不了解它。于是,我對大家說:“這是海鷗。大家想了解關于海鷗的故事嗎?”學生們回答:“想。”我再正式引入《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教學。這種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性教學
新課改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老師直接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小學高段的學生經過多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老師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探究性的教學互動,用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從而促使他們能夠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問題的答案。在提問的時候,老師不要選擇難度過大的問題,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要選擇難度過小的問題,以免無法激發學生的思維,無法使其獲得發展。在《草蟲的村落》一課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我將學生分為4人小組,讓學生們到公園、植物園等地收集關于昆蟲的知識。每位小組根據本組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昆蟲的種類,比如蠶蛹、蝴蝶等,收集這些昆蟲的生活習性,了解這些昆蟲的身體特征。每個小組都要將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并將小組探究結果呈現在課堂上。
三、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法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衍生出來的教育方法,最早是由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小學高段的學生在吸收新知識、自主學習能力、生活經歷、身心發展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再加上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倡導培養創新型人才,傳統的“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就必須采用分層教學法,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實施不用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分層次、分步驟地達到老師的要求。首先,老師要將學生進行分層,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依據與基礎;其次,老師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考慮每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再次,老師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使每位學生都能夠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最后,老師要用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學生,使每位學生體驗成功,實現個性化發展。在《草蟲的村落》中,我要求后進生掌握文中的生詞,如靜謐、熙熙攘攘等;中等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生字詞之外,還要學會分析文章的段落結構,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喜好之情;學優生除了要掌握前兩層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之外,還要掌握作者所使用的聯想、想象等表達方式,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訓練中。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后進生要抄寫生字詞;中等生在學會生字詞的基礎上,摘錄自己所喜歡的語句;學優生在掌握生字詞的基礎上,要寫一篇描寫昆蟲的小短文。
總而言之,高效課堂是近些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教學方式,因此老師必須要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上實現高效教學。老師要在語文課堂上實現激趣型教學,使得興趣這一內在學習動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要實現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與探究意識,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要實現分層教學,使得語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他們真正需要的語文教育。
參考文獻:
[1]章海霞.構建和諧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1(20).
[2]盧世慧.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