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雋
【摘 要】本文闡述職業技能競賽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功能價值,分析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 旅游管理 專業建設 功能價值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020-02
職業技能競賽對引導和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技能型人才的系統培養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但是,目前中職學校職業技能競賽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職業技能競賽在中職教育專業建設中作用的發揮。本文以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為例,闡述職業技能競賽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功能價值,分析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中職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措施。
一、職業技能競賽對中職學校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功能價值
職業技能競賽是學生職業技能展示的平臺,也是校企之間聯系的橋梁,更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力。因此,職業技能競賽對中職學校旅游管理專業建設具有重要的功能價值。
(一)促進教學理念的改革。職業技能競賽主要倡導的是“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以職業為發展導向進行人才的培養,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相關專業的課程改革,為學生創建各種相關的實踐平臺,以技能大賽為主題,將理論學科向職業能力為主進行轉變,從而轉變教學理念。
(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通過舉辦各種職業能力競賽,可以推進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首先,在競賽前后,各職業院校都在積極努力地尋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努力地探索與創新,以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各職業院校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專業教材建設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方面,徹底改變傳統的學科型模式,開展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以實現教學內容和就業崗位之間的零距離對接。
(三)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職業技能競賽對參賽學生的要求主要分為兩種,即技術型和應用型。因此,在技能競賽的引導下,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計應由知識體系向工作體系進行轉變,以實現從理論到實踐向以職業實踐為主體的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身為教師,應借鑒別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自我分析和審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今后的教學設計和創新做出合理的規劃。
二、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參賽積極性不高,參賽壓力大。目前,學生參與旅游類技能競賽大都是由學校或者教師推薦,而學生自身沒有強烈的參賽意識、較高的參賽積極性。與此同時,多數競賽內容相對比較枯燥,不能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部分職業技能競賽的獎勵機制不健全,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賽積極性。另外,賽前培訓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為了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比賽成績,學校從收到比賽通知的那刻起,就會組織學生參與賽前培訓。而賽前培訓是對學生旅游管理所有專業知識的重新鞏固,由于時間較短,給學生帶來了很大參賽壓力,而職業技能競賽主要是對學生旅游管理實踐運用能力的比拼,由于培訓實踐較短,實踐培訓太過片面,導致學生沒有較全面地掌握實踐運用能力,不利于學生將其更好地運用到競賽當中去。
(二)學生對旅游管理基礎知識了解不透徹。部分中職生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學習能力不強,沒有一定的自我約束性。而賽前培訓只是短時間內高度強化學生的旅游管理基礎知識,雖然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但太過急功近利,學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太過片面不夠透徹。由于技能競賽過程當中有太多的不可測因素會影響學生的臨場發揮,學生沒有豐富的參賽經驗和應變經驗,對于參賽過程中突然發生的狀況沒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再加上學生對基礎知識了解不夠透徹,一旦有突發情況發生,學生會容易自我施壓,甚至是過分緊張,從而影響臨場發揮,直接影響參賽結果。
(三)學生對指導老師過分依賴。學生在參賽之前所有的培訓都由教師組織開展,如果教師的培訓方式不當,這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在競賽中的發揮和賽后結果;教師過分注重對學生參賽能力的培養,容易忽略對學生應變能力的培養。多數學生都是被動地去參與職業技術培訓,由于自身沒有一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指導不能充分理解,容易避重就輕。同時,教師在對學生賽前培養過程中,任何一個賽前培訓環節都是面對面、手把手地去教導學生,因而沒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應對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對教師過分依賴,不能大膽放開、正常發揮,以及應對突發情況。
(四)競賽技巧使用不合理。多數競賽當中都有才藝展示這一環節,而在此環節當中部分學生過度展示各種不貼切的旅游競賽才藝。在論述旅游景點這一環節,表達過程中過分加入自身的情感,導致朗讀色彩過于濃厚,容易忽略旅游所要傳播的景點文化和當時人物的情感,忽略與游客之間的溝通。講解時太過渲染表面情感,忽視旅游文字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以及游客的感受,過度使用參賽技巧。
三、利用職業技能競賽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建設的措施
(一)優化課程體系。旅游管理專業的公共基礎課主要有思政類、英語類、計算機應用類、體育健康類、職業發展及規劃類等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政素質、人文素養、職業素質、專用能力及強健體魄。職業模塊主要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重點課”。前者主要是讓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職業基礎知識,如旅游行業認知、旅游服務禮儀等;后者則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專業技能,主要有導游業務、餐飲服務及管理、飯店情境英語等。而要想在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取好的成績,就必須實現兩個課程的整合和優化。旅游專業職業技能競賽項目和專業崗位技能有著密切關系,院校在設置課程時,應根據旅游行業的崗位要求和發展實際來設計,如此才有助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才可更好地將旅游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崗位技能充分結合起來,真正將專業知識融入實際職業崗位中,讓學生通過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平臺更好、更全面地展示自身的特長及綜合素養。
(二)深化教學改革。一方面,應基于職業技能競賽推進課程改革。在指導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后,教師需要對職業技能競賽的項目、要求及評價標準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在對課程教學項目創設有一定認識和體會后,可以結合旅游行業崗位要求及工作職能進行專業教學設計。例如,“餐飲服務及管理”的教學可實施“情景競賽”教學,將旅游企業崗位需求和工作任務予以分解,再依照旅游高級餐廳服務員職業技能標準、中西餐職業技能競賽標準,分項目編寫教學教程,以培養旅游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強化“做中學”。在職業技能競賽促進發展效用和國家級示范建設帶動下,可將旅游專業的“導游業務”“前廳服務及管理”“餐飲服務及管理”“茶文化藝術”“旅游信息系統”等課程編寫成學生專門的工作頁及實訓指導書,引導學生通過實訓邊學邊做,讓理論和實踐教學在時空上融于一體。在“做中學”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旅游專業的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動手創造,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和自主性。
(三)建設實訓平臺。旅游管理專業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當前,在籌劃、準備職業技能大賽的中,實訓基地創建和大賽要求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在創建實訓基地中,學校應適當增加實訓基地數量,及時更新專業實訓設備,以提升教學技術含量。例如,某院校為承辦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建設三通道數字化模擬導游實訓室,并以此作為“導游服務”項目的比賽場地;同時,還投資建設茶文化藝術實訓室、咖啡調制與調酒實訓室、西點制作與烘焙實訓室,并特別購買訓練用的中餐主題宴會設計和西式宴會服務所需的餐具、臺布、酒具等。
總之,職業技能競賽為中職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但在實施過程當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職業院校必須改革教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學生專業課程體系,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從而更加高效地培養學生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何仁芳,盧麗寧.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專業建設實踐創新——以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2]王喜華.職業技能競賽在旅游管理專業建設中的功能價值[J].教育評論,2014(8)
[3]王晨.語文教學對提升中職旅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與教學對策[D].煙臺:魯東大學,2013
[4]王娟娟.職業技能競賽對中等職業教育生態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