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崢宇
【摘 要】本文從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實訓課程開展的現狀與問題出發,提出應該根據崗位需求設計實訓課程、應該構建校內與校外的實訓基地,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創業,開展高效的電子商務實訓課程。
【關鍵詞】中職學校 電子商務 實訓教學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050-02
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注重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養。但是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電子商務實訓課程教學一直是個薄弱環節,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技能的提高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目前中職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實訓課程在重視程度上不斷提高,尤其是在近年來“互聯網+”以及供給側改革的助力下,電子商務這一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日益擴大和縱深,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不再只注重電商人才對單一網絡技術的應用,更注重通過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實際操作能力,以培養具有營銷策劃、營運推廣、客服與物流等技能的綜合型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中職學校建立了自己的實訓課程體系,構建了較為專業的電子商務實訓室和實訓平臺,在電子商務實訓課程的教學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雖然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實訓課程的開展逐漸步入正軌,但從課程體系與教學的開展成效看,電子商務的實訓教學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子商務實訓系統未能涵蓋電商人才培養的素質目標。電子商務實訓系統的開發及使用具有一定機械性,例如在設計網店操作系統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賣出商品,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把握、分析、研究消費者的心理與習慣。但是在電子商務實訓中往往缺少這些特殊環節的設置,沒有突出專業的實訓特色。
(二)電子商務實訓內容缺乏創新性和實戰性。從目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訓課程的開展來看,多數實訓都為驗證型、模擬型實驗,即讓學生去驗證電子商務操作的過程,按部就班地完成相關操作,或者模擬電商的運營模式,在假設的場景中完成商業策劃、談判、客服等活動,缺乏主動性、探究性、創新性及實戰性。
(三)電子商務實訓缺乏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型實訓指導教師。雖然中職院校注重培養的是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人才,但從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多是以理論與經驗教學為主,并未建立完整的實踐師資隊伍,教師對實訓課程的開展以及指導大多是紙上談兵、操作模擬,不能更好地進行實戰型教學及實訓指導。
除了上述問題以外,中職學校在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還存在著與企業需求脫節、與學生發展需求脫節、與行業發展脫節的情況,對培養具有較強綜合素質、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的電商人才這一最終目標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為了解決當前中職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相應的策略。
一、根據崗位需求設計科學實訓課程
在電子商務實訓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的崗位需求來設計實訓課程,保證教學過程、教學目標能夠與學生未來就業、企業崗位需求相符合,提高實訓的針對性、專業性。
例如在“如何在網上開店”的實訓教學中,筆者設計了讓學生自主調查、市場分析、自己開店的一系列實訓工作。在實訓的第一階段,筆者指導學生進行市場調研,從而明確網店的產品定位、制定正確的價格策略。隨后,筆者又引導學生基于買家的角度,結合市場對所售產品進行背景、規格、功能、使用特點、售后服務上的介紹,讓學生自己在開店的基礎上做好店內的宣傳與網店的推廣。這種以店主這一職業為核心的實訓設計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性,保證了學生能夠及時把握各類信息,實現了學生對各個渠道、平臺的有效利用。
二、創設良好校內實訓教學環境
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與專業發展需要必備的校內實訓環境支撐,包括建設跟上時代的電商綜合實訓基地,開發具有特色的實驗室,配置相應的實訓設備,安裝功能完善且能夠模擬多種商業環境的電子商務平臺軟件,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多種業務的實際處理方式。
例如在電子商務運營實訓“電商物流與配送”的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了學校先進物流實訓基地,通過物流信息綜合業務平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模擬系統、物流成本管理系統、電子采購系統等先進系統的輔助,加強了學生在電商物流信息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處理能力,熟練掌握出入庫需要的技能,進一步提高了實訓的整體效果。
三、構建穩定校外實訓基地
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作用便是服務地方經濟。中職學校電商專業應加強與本地電商企業之間的廣泛穩定合作,通過共同建設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入企業管理模式、生產化運作方式,為學生營造真實實訓環境,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等多項能力的培養,做到上班如上學、上崗如上課,充分發揮企業在實訓中的優勢。與此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學校能及時了解企業實際需求,為構建科學的實訓課程體系、培養合格電商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系統地掌握電商運營的體系、方法與相關工具,提高對職業、崗位的把握能力,學校與本地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熟網絡平臺以及多家電商企業形成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初步建成了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同時,根據電商企業小而靈活的特點,學校采取了“化整為零”的校外實訓模式,即將學生從自然班分成企業小組,將統一的校外實訓時間拆分為不同時間段不同時長,最大程度地使學生校外實訓得以持續,收到良好效果。通過總時間為一個月或多個月的實訓,讓學生感知企業文化,體會企業要求,掌握學校里無法學習到的知識。隨著校外實訓基地的成熟,教師也能夠同步進行企業實踐,真正參與到校外產學研合作中,深化了“雙師”體系,為進一步做好實訓教學夯實基礎。
四、鼓勵并引導學生參加自主創業活動
盡管我國電子商務正進入蓬勃發展期,但仍然有部分學生畢業后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也有部分學生充滿著拼勁,希望通過自主創業贏得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平時的實訓教學中應多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自主創業活動,多給予學生在創業上的支持,提供多類信息資源,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動性,將自主創業活動與日常的教學實訓相結合,通過正面引導加強學生技能和全方位素質的培養。
在培養學生自主創業能力、鼓勵其參與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學校組建了學生創業團隊,結合各類行業競賽、校園創業周、雙“十一”、雙“十二”、三江精準扶貧等項目,讓學生制作創業項目的可行性計劃,調查并明確市場需求,選擇進貨的渠道、開展線上線下經營活動,讓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體驗到電子商務的所有環節,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提高商務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為將來的創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在自主創業實訓開展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邀請成功的創業人士進行演講與答疑活動,鼓勵學生自主搜集全方面的創業信息,實現信息通暢的實訓教學。
綜上所述,通過多種措施產生的合力,電商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問題處理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因此中職學校應提高對實訓課程開展的重視程度,建立開放的、多元的實訓基地,設計多種實訓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此外,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實訓課程安排的科學設計,把握學生的個人成長需求與電子商務對人才的需求,在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基礎上充實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學生邁向未來就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曉菁.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訓課解決方案探究[J].現代營銷旬刊,2016(8)
[2]杜洪亮.實訓課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5(45)
[3]倪鵬銳.網上開店在中職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的探究[J].中小學電教,2014(11)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