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姝雨
摘 要 目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暴走”表情包與本土新生網絡表情一道,成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網絡亞文化。表情包的傳播因素很多,文章以“暴漫”為例,從“表情包”可以滿足公眾的情緒表達需要,尋求群體間的身份認同,以及制作簡單,傳播方便這三點原因分析表情包的流行傳播。
關鍵詞 表情包;“暴走漫畫”;身份認同;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2-0005-02
2016年年初,由于臺灣藝人周子瑜的一些不恰當的言論激起了大陸民眾的抵制情緒,“帝吧”①網友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與臺灣網友進行論戰,這一“表情包”大戰被稱為“帝吧出征”事件。值得關注的是在事件全程中“表情包”這一網絡流行亞文化符號的大量使用,甚至成為最主要和最顯著的交流內容。而王尼瑪的“暴走漫畫”系列表情包,在這次網絡事件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甚至被戲稱為:“由前將軍暴走漫畫領銜的表情包迅速占領有利地形。一招招表情包如水銀瀉地,打得對方毫無反抗之力。”[1]
暴走漫畫(Rage Comic),簡稱“暴漫”,起源于北美,是由網絡紅人王尼瑪所發起創作的一種流行于網絡的開放式漫畫,這些漫畫通常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笑話糗事題材,通過一些簡單的手繪表情構成的簡單漫畫。這類漫畫有固定且簡單的元素設定,普通網民也可以制作并發布。暴走漫畫注重人物的頭像特點通常在于嘴和眼,通過夸張的頭像,來表達漫畫人物憤怒、開心以及無語的心情,暴走漫畫這一特點衍生出了其“表情包”。2008年,王尼瑪在網絡上貼出了“暴走”表情包,目前,QQ原創表情單日發送量達到破紀錄的5.33億次,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網絡表情大國,“暴走”表情包與本土新生網絡表情一道,成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網絡亞文化。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這類表情包的出現,對于我國互聯網群體身份的認同、話語體系的更新以及視覺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推動能力,以“暴走漫畫”為代表的表情包文化可以如此快速的傳播,主要由于表情包可以滿足公眾的情緒表達需要以及可以構建群體身份認同。
1 滿足公眾的情緒表達需要
“暴漫”在網絡上的流行以及瘋狂傳播,實際上背后所隱藏了目前在社會轉型期青少年以及年輕人的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狀態以及情緒變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新媒體的出現,形成了公眾碎片化閱讀和思考的方式。“表情包”成為了新的雙方話語意義傳播的體裁。和往常需要文字或者語言溝通交流的聊天模式不同,“暴漫”這類表情包不借助于冗長的文字或者對話就可以完成。表情包“圖片+文字”的組合就已經超越了普通文字符號所代表的含義,使得信息有了新的含義,給了信息新的定義,并且有了更加豐富的信息傳播。雖然只是“文+圖”的信息客體,但是所產生的意義卻和普通的文字或者圖片所蘊含的信息千差萬別。表情包的使用者通過“暴漫”這類表情包發泄所處現實生活中的不滿,使表情包成為宣泄生活的一種途徑;同時也因為表情包中有趣的意義和細節增加生活
樂趣。
事實上,對于年輕人來說,想要表達情緒,僅僅依靠文字是遠遠不夠的,在日常生活中,表情是在表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要更加形象的表達情緒,靠傳統QQ“小黃臉”表情已經不夠了,表情包在傳播過程中,由傳者將日常生活中的視覺形象轉化為符號傳遞給信息接收者,再通過接受者內心的心理還原形成一種心理上的視覺形象符號。和現實中的傳播不同,網絡傳播受到了一定空間上的限制,因此,沒有傳播者可以依賴的表情、動作、語氣、語調等非語言符號進行輔助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比較大,作為主要傳播工具的文字也僅僅是一種語言符號,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去交流傳播信息。因此,表情包的出現,彌補了在網絡空間中沒有非語言符號進行輔助的缺陷,提高了傳播效果。除此之外,“暴走”實質上在國內網絡文化中代表了當代年輕人釋放、吐槽、表達自身極致強烈情感的一種方式,“暴漫”表情包本身也能更好地表達人們的強烈情緒。
2 尋求群體間的身份認同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流動的速度加快,深度和幅度越來越大。隨著信息流轉的速度、幅度和深度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主流文化和亞文化之間的互動與碰撞也更加頻繁。因此在網絡世界里,網民的身份并不是單一的一種身份,而是由多重身份構成的。這種文化以及身份間的頻繁流動,網絡上多重身份的交錯,使得在網絡傳播中,傳播者容易迷失身份,急于尋找新的自我認同感以及群體認同感。而在使用表情包“斗圖”的工程中,可以滿足這種需求。在使用表情包的過程中,傳播者可以拋棄在線下的“本我”,通過表情包將自己塑造成迎合網絡群體主流特點的形象,通過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加易于被別人接受的形象來迎合網絡群體,消彈自我求得同化,隱藏與眾人“相異”的自我,以避免遭到群體成員的疏離[2]。比如在“暴走漫畫”表情包廣泛應用的“帝吧”事件中,“帝吧”的吧員通過表情包的存在確立了以“反對臺獨”的這一目標和手段以及方式,因此在“出征”的過程中,組織內的人員的行為都特別一致。
因此,不同于文字,特殊符號的存在使得表情包在網絡空間上的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表情包的特殊化有利于個體表達個人的情緒以及和他人傳遞感情,可以通過更加形象的表情和圖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相同款式的“表情包”在聊天時的斗圖可以讓個體在交流時有一種在心靈上的相近感,更有組織感。也可以使個體減少對身份的迷失感,可以使個體更有組織感,最后,表情包的使用可以緩和對話氣氛。
同時在目前這個時代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極速變遷,消費主義和大眾文化交織在一起,當代青年群體在社會轉型所面臨的是一個社會轉型并且壓力疊加的時代。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今天,網絡的碎片化使得價值觀更加多元,不同文化、價值觀在網絡上碰撞,除此之外,網絡可以讓青年人更隨意、情緒化地發泄對于日常生活的態度,成為一個更加方便且自由的平臺,人們站在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的立場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這種便捷性也促使了“吐槽文化”這一亞文化的
形成。
所以在這一語境下,“暴走”這種表達當代青年釋放自我、傾訴情緒以及情感的代名詞勢必在網絡中十分流行。“暴走”表情包的形象簡單,表情夸張,除了取自于“暴走漫畫”以外,還取自于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漫畫等,雖然畫風粗糙但是卻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根據傳播學中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可以看出,目前網友在使用“暴漫”這類表情包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滿足自我的“心緒轉換”效用、“人際關系”效用以及“自我確認”效用。這種簡單粗暴卻不同于傳播的傳播方式滿足了網友的相關需求,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與傳播。
3 制作簡單,傳播方便
當代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講究速度的“快時代”,網絡的發達以及隨著通訊設備的以及新媒體的普及,尤其是對于網絡使用頻繁的都市人來講,“快”更是一個需要追求的因素。從國民經濟到平時的人們的日常起居,人們幾乎無不求“快”。
表情包的廣泛傳播以及廣受好評也受到了“快時代”的影響。首先在制作上,表情包不追求制作精良、畫質優秀,而是追求搞笑和內涵。以“暴走漫畫”表情包為例,暴走漫畫的特點就是通過粗糙、毫無美感但是通俗的鼠標繪畫來記錄和講述日常發生的一些“暴走”瑣事,這一特點和形式成為了“暴漫”的基調以及稱為潮流,雖然這個系列的表情包線條簡陋、制作也算不上精美,但是因為繪制簡單,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簡陋的畫風有一個清晰的效果,所以獲得了網友們的廣泛傳播以及認同。甚至在2008年,網絡上一個名為王尼瑪的網民還開發了暴走漫畫制作器,目前,網民自己就可以創作出屬于自己的表情包,因此“暴漫”這張暴走臉在網民中迅速風靡。除了“暴漫”表情包以外,目前很多手機的應用商店都有相關的表情包制作軟件,容易制作已經成為表情包的一大特征。
除了便于制作,方便更快更省力地傳播信息也成為了表情包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微信這類通訊工具已經代替傳統的短信息、電話成為人們遠距離溝通的手段。在快節奏的生活下,日常人們的溝通就需要一種比打字更快以及更加形象夸張地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一張圖以及豐富的內涵以及包括文本的圖案就可以代替甚至更加形象地去表達需要大段文字所傳達的信息,這種“又快又好”的方式也無疑是表情包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
注釋
①百度熱門貼吧“李毅吧”的別稱。
參考文獻
[1]劉悠翔,湯禹成.沒有表情包,還怎么愉快地聊天?[N].南方周末,2016-08-06.
[2]克勞斯·布魯恩·延森.媒介融合:網絡傳播、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