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惠
(湖南省漢壽縣龍陽鎮中學)
摘 要:愛因斯坦說過,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旦激發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從而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去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關鍵詞: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培養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呢?
一、協調師生關系,加強相互溝通,培養師生之“情”
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過程,而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較為復雜的一個交流過程,師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產生和意志的堅持,影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對于教師是“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學生喜歡某位教師,他對這位教師所教的知識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課堂教學氣氛也就會很好,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要認識到情感產生于投入,要用自己真誠的關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要用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向學生傳遞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讓學生對自己產生親近感與信任感,進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除此之外,培養和尊重學生的自信心,能夠極大程度地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最初學英語的時候都表現得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內容的增多、學習難度的逐漸增大,興趣與愛好的保持程度就會因人而異,有的學生產生學習的疲憊狀態,因而喪失興趣,甚至出現討厭的情緒。針對這一現象,要堅持以表揚為主,不諷刺或譏笑學生,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現在和過去比,看到進步。還要多多關心鼓勵,并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克服困難,進而取得
成功。
二、精心、精細地備課,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眾所周知,輕松、愉快、融洽的英語課堂氛圍,可以使英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內涵,扣準重難點,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效率,爭取做到當堂鞏固、消化,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使他們感到上英語課不是苦差事,而是在樂中學、學中樂,學有所獲,從而使學習事半功倍。
三、盡量利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到有“味”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盡量采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創建真實的語言情境。如上課時選用一小段學生沒聽過的小短文或對話,供學生聽音會意,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聽懂的學生會產生成就感、自豪感,他們會更加用功學習。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使用簡筆畫、圖片、掛圖、影視音像賞析等多種手段,還可以采用經常教唱英語歌曲、課前值日生匯報、英語競賽分組討論等方式,并通過手勢語言、形體語言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從而使英語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四、充分利用青少年獲得“成就感”的心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要想讓學生達到“樂學”,自然要使他們產生成就感和自信心。點滴的進步,都會使學生感到喜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時,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給予正確積極的評價、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光榮、進步的喜悅,從而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
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使用“Very good”
“You are very clever”“Great”等鼓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肯定和鼓勵。只要學生做得好、有進步,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許,這樣學生就會越來越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增強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學實踐表明,每每我用肢體語言或言辭對學生進行表揚或鼓勵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或興趣、熱情就會倍增。一些學困生甚至還會因此而激動不已,整節課都會目不轉睛、聚精會神。這足以說明,教師的表揚、鼓勵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師再由此因勢利導,學生必定會越來越愛學習英語。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精心精細地備好課,采用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真正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自覺轉變,并最終達成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