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許多銀行客戶已不再只選擇商業銀行作為自身投資理財的渠道。相較于傳統金融,其客戶群發展主要集中在小額資金的金融層面,交易具有次數多、提現方便快速的特點,雖然這些特點彌補了傳統金融領域的空缺,但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也隨之弱化。正因如此,本文從多角度分析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影響的現狀,并通過余額寶這一實例來進行進一步的解析,進而通過建立SWOT模型來對比分析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
一、前言
直至今日,互聯網金融產品已然從最初的小規模的推出逐步轉變為整個金融行業的爆發式的成長。支付寶作為互聯網金融界的巨頭,在今年雞年春晚與春晚節目組合作,使得春晚成為其獨家合作的互動平臺,并且支付寶的集齊五福發現金紅包的活動提前就為其聚集了超高人氣。據央視官方公布的權威數據,雞年春晚并機頻道總收視率達到了17.64%,相較去年提高0.48個百分點,支付寶借春晚的平臺再一次開發了用戶群。而且支付寶在13年推出余額寶這個具有余額增值功能的理財產品,其年化收益率高于銀行收益率的優勢使得消費者開始意識到網絡也可以理財。余額寶發布僅30天,其資金規模已超過百億元,客戶數達到400萬戶。
僅從余額寶這個產品我們就可以發現互聯網金融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蓬勃發展。它不僅僅改變了消費者對于理財產品的消費習慣,搶占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市場份額,而且還取代了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職能,加速了金融脫媒,使人們無法忽視這個發展迅猛的行業。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在為我國金融行業增加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也沖擊了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
二、基于SWOT模型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理財業務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理財業務影響的分析
(1)網絡支付模式的快速普及,沖擊了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
商業銀行是貸款、存款、支付等業務的機構,商業銀行主要作用是對資金進行融合后再流通,但是當前這一職能已經被網絡第三方支付逐漸取代。根據相關統計顯示,互聯網支付用戶支付次數較多,第三方支付占比最大,而銀行占的比例卻很小。由此看出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以及其網上銀行還是受到以支付寶為首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沖擊。
(2)理財產品的在線銷售使得商業銀行銷售模式受到沖擊
網絡的大肆普及和第三方支付的便利使得大部分消費者更加習慣于網絡消費。這一現象促使很多金融機構尤其是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更加喜愛通過網絡的方式銷售公司產品。相比于理財產品在線銷售,傳統網點銷售的模式就顯得過于狹隘,這也是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受到沖擊的原因之一。
(3)銀行存款逐漸減少,增加了銀行的融資成本
以余額寶為例,隨著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網民都選擇將自己的活期存款存到余額寶中,網民在獲取更高收益的同時也使得余額寶的資金規模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余額寶把市場上的零散資金聚集,投資在銀行拆借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降低了利潤空間。為了吸收存款獲取更高利潤,銀行改變形態通過推出貨幣資金的方式來留住存款,但這一舉措也壓縮了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
2.SWOT模型分析商業銀行理財業務
雖然以互聯網為支撐平臺的互聯網理財有高收益、速度快、低門檻等優點,但是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之下,商業銀行在客戶資金資源與風險管控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1)優勢(S)
第一,商業銀行擁有許多線下客戶。根據中國農業銀行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可以知道,截至201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70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9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其所服務客戶的數量達到了5億。這些豐富的線下客戶資源無疑為銀行理財業務的拓展提供了便利。
第二,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雄厚。由農行官方數據可知,截至2015年末,農行總資產已達177,913.93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接近9萬億元,吸收存款135,383.60億元,全年凈利潤達1,807.74億元?;ヂ摼W金融雖然動搖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是在資本實力方面依舊不能與傳統銀行相比較。
第三,商業銀行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商業銀行存續時間較長,因此其本身擁有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無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內部構造來看,銀行風險控制管理水平都是比較高的。我國的金融業實行“一行三會”的監督管理體制,能夠確??蛻舻馁Y產安全,從宏觀政策監管方面達到了有效控制風險的效果。
(2)劣勢(W)
第一,傳統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包容性低。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其推廣的個人理財業務都是針對工行的持卡用戶,其他行的客戶因無卡而被拒之門外。這種不與其他行客戶共享理財服務的業務流程較為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各大銀行發展潛在客戶。而互聯網金融的包容性讓客戶了解了更多的理財產品,從自身出發選擇最中意的,增加了客戶的滿意度。
第二,發行理財產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商業銀行需要營業網點及相關從業人員來開展理財業務,為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一過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財力。與類似于余額寶這種依靠互聯網的理財產品相比,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運營成本相對較高。
(3)機遇(O)
互聯網金融在沖擊傳統理財業務的同時也給客戶和理財產品兩個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互聯網金融以小額資金客戶為其服務對象,而銀行的理財業務對初始資金要求較高,這些小額資金客戶不在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面向客戶范圍中。在這種情形之下,互聯網金融開拓了新的客戶市場,集中了理財市場中的閑散資金,這對商業銀行來說是一種新的機遇,有可能向更多領域發展個人理財業務。
(4)挑戰(T)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知道隨著形勢的變化,互聯網金融的不斷興起已經極大程度地壓縮了銀行理財業務的利潤空間,并且加劇了銀行間的競爭,也讓客戶的思想觀念和消費習慣發生了極大改變。換言之,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形式,傳統的銀行理財業務的生存空間變小,相較于之前要承擔起更大的壓力。
3.小結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雖然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是傳統銀行憑借其自身的優勢依舊占據市場主體地位。雖然一些領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用其現有的資源如網絡、技術等來發展其線上理財業務,但是它們可能在風險管理上缺乏經驗以及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因而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更為穩妥承受。而僵硬復雜的銀行內部業務流程造成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因此,商業銀行應對自身的業務、流程及服務做出相應創新調整。
三、結論與建議
1.加快業務創新研究,為傳統業務增添生命力
憑借隨存隨取、靈活方便的優勢,活期存款過去常被大眾選擇為個人的日常備用資金存放地,常用于小額支付和周期性繳費。而客戶之所以選擇類似于余額寶的線上理財產品,就是因為其不但具有活期存款的優點,而且還可以獲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率,從而擁有更多收益。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從客戶需求出發,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控制風險,簡化日常支付方式,借鑒國外優秀服務管理經驗,創新傳統儲蓄存款模式,使客戶獲得更多收益。
2.加大對理財產品的技術支持,提高理財產品競爭力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從開發到出售的各個環節都不能離開信息技術的支持??茖W技術的應用程度以及科技系統的開發與否都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敗與競爭能力有很大影響。
3.增強銀行服務意識,提升個人客戶忠誠度
客戶的用戶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商業銀行應從客戶的需求出發來設計理財產品,更多的關注客戶的用戶體驗,了解客戶的潛在需求;同時,充分利用網點優勢,與客戶面對面交流,讓客戶切實體會到銀行服務的周到處。此外,還應加強提升銀行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讓其在理財與信貸等方面擁有更加專業的知識,形成標準化的服務體系,讓客戶享受銀行為其服務的過程。
4.加強新品牌營銷,整合線上線下營銷平臺
隨著各類社交平臺的不斷興起,人們花在手機和各類社交網站的時間越來越多,從而社交網絡也演變成了有效的網絡銷售平臺。因此,銀行要從客戶需求出發,加強社交網絡平臺營銷,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展更多客戶。此外,銀行也要注重客戶線上體驗感受,對網頁、手機客戶端進行優化,方便客戶網頁瀏覽與業務辦理,讓客戶能在短時間內找到需要的功能,增加客戶對銀行的信任與好感,良好的口碑對銀行的業務開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小天.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影響[J].市場周刊,2014.
[2]劉力文.“互聯網+”影響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轉型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
[3]馮娟娟.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現代金融,2013.
[4]姜思琪.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研究[J].市場論壇,2016.
作者簡介:朱佳麗(1995- ),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財經大學2013級金融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