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軒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思想、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發生了一些變化,教師應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確保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就目前教育情況來看,教師應從多種角度理解認識教學效果的價值,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提升能力水平的同時,基本數學素養也能逐步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22-02
小學數學課堂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在教育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高度應用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素質的有效性。目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小學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小數學課堂教學無效的主要原因
1.學生缺乏主體性。
雖然實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改革已經很長時間,但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得到體現。教師仍然在教學中遵循著傳統的教育教學概念,仍然是以一種傳授知識得高分進行教學,教師作為課堂的領導者,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真正需求。
2.教學方法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講臺上向學生講解本課的內容,主要以講解為主,很少帶頭讓學生動手練習,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受到限制。這是因為,教師只是一味的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很難完全理解,導致學生學習數學非常吃力,可能就會厭惡對數學的研究。數學本身是一個探索性的學科,教師應該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教學方法太單調,它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缺乏對學科的興趣就會造成數學教學效果的不佳。
3.濫用教學情境。
設置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是小學數學課堂是否生動的先決條件。教師為了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更加生動,設立了大量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正是因為這些過多的“生動”元素削弱了教學效果,影響了課堂內容,雖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氣氛也活躍了,但學生對教學的關注度并沒有提高。這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優化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仔細研究教材、參閱相關資料,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這將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一般都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必須熟練掌握教科書,全面而具體的理解數學教科書,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把有效傳播知識給實際需求的學生的基礎。其次,教師應該充分掌握教材內容,創新使用教材,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中的快樂。
2.增加趣味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確保他們學好數學的重要先決條件。對于他們感興趣的區域,他們取得的成效比想象的要更好,這是興趣發揮的巨大作用。這是因為學生如果只要認準一件事情,那么他們就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主動學習、研究和實踐。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課堂教學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享受愉快的經歷和感覺,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數學,積極探索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成就感以及從中帶來的樂趣。
3.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
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活動空間,多一點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以指導和輔助。例如,在進行“圓柱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結合教材的內容,了解圓柱的概念和特點。如,通過讓學生觸摸圓柱感覺圓柱的形狀,或者用紙折疊一個圓柱,切割開圓柱,觀察圓柱的側面,最后,將他們的結論和對氣缸的理解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稍加補充一點,這樣學生對氣缸的特點就有了新的認識。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這種現象經常發生,老師在講臺上夸夸其談,學生在臺下表現出不耐煩或者做其他事情,這是因為一些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太抽象了,如果我們使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技術,通過聲音、光色、形狀,化靜態為動態,在教學過程中數學形象且直觀的效果和學生對各種效果的感受,使學生對此產生興趣從而獲得知識。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梁紅秀.小學高年級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2]查繼科.淺析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和開放性[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8(Z6)
[3]董斐.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