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算也叫“心算”,是一邊心算一邊口說的運算。它是一種只憑思維及語言活動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計算方法。《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編委會指出:“培養學生口算、估算、速算的意識,對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口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是小學生數學作業和數學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分析小學數學口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依據相關的理論及實踐經驗、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口算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有效策略和方法
口算是學生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能促進學生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能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其它數學知識的基礎,而且口算的合理、簡捷、迅速、正確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數學素養。口算還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口算訓練勢在必行。既然口算如此重要,我們數學教師不妨每天問問自己:今天,我的孩子口算了嗎?我一直在口算教學工作中做著不懈的努力,當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介紹一下我在口算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強算理教學,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
口算教學就是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的方法,形成熟練技巧,逐步達到脫口而出,實現思維過程的“自動化”。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弄清算理是關鍵。如在一年級下學期《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教學中,我沒有急于把我們認為的最簡練的“豎式計算”的方法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勵孩子們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由于學生思考角度及興趣愛好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有的同學會用擺小棒的方法找出答案;有的同學喜歡通過計數器的演示幫助自己理解計算的過程;有的同學已熟練掌握了運算的技巧,歸納出:先算30+20=50,再算6+3=9,最后兩個結果相加;有的同學會想到:先用其中的一個數加整十數,也就是36+20=56,再算56+3=59。孩子們之所以能熟練地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完全歸功于教師的平日教學。在之前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用擺小棒、撥計數器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進而掌握計算方法,保證了初期口算的正確性。再通過說算理訓練,使學生口算的方法活了,口算速度自然也快了。
二、豐富練習形式,提高口算能力
1.聽算和視算的有機結合
我經常采用這樣三種形式進行聽算訓練:學生聽算式,搶答;學生先聽寫算式,再統一計時口算;學生聽寫算式,直接寫得數。這種速算比賽的形式,效果比較顯著:既訓練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許多評價的機會,培養學生學會了客觀、公平地評價自己與他人。
我通常樂于采用的視算形式有:將口算題寫在卡片上,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視算訓練;還有一種就是訓練學生注意力和記憶力的視算訓練:每做一題,將卡片亮一下,立即拿回來,要求學生快速記住題目并口答,這就要求學生精神要高度集中。
在課堂教學中,我會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隨機調控,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交替使用,調動了學生口算興趣的同時,又促進了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2.訓練形式的靈活多樣
我常采用的口算形式有:指名口答、集體搶答、開火車口答、我來當老師、對口令、闖關游戲、接力比賽、挑戰冠軍等。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訓練形式的常換常新,自然會激發學生口算的熱情,學生也自然會在靈活多樣的口算訓練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3.多角度訓練
(1)對常用數據的記憶性訓練。熟記一些常用數據的運算結果,可以使學生的口算既快又準,能不斷地推動學生口算水平的提升。例如:①自然數中,10—20每個數的平方結果。②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③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易混淆的題目對比練,如14×5和15×4,1÷3/5和3/5÷1等。帶領學生進行集中對比練習且反復練,通過題組對比,幫助學生把握相似又容易混淆的口算題的聯系與區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知識的清晰性。(3)易錯的題目及早預防、反復練。有針對性地及早做好預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組織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全班或學生個人反復進行針對性的易錯題練習,防止錯誤被鞏固下來。幫助學生分析錯因,對癥下藥,以確保口算的正確率。
三、加強對數與數之間關系的理解,能靈活地根據數的特點進行拆分、重組,尤其是能靈活地運用各種運算定律,這是形成扎實口算技能的必要途徑
具體來說,實際教學中可抓好以下三點:
(1)熟練掌握運算定律。
要讓學生理解并熟記常用的一些運算定律,如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減法運算性質、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運算性質。同時,要讓學生形成能夠根據運算數據的特點,快速地聯想到相應運算定律的技能。
(2)加強運用運算定律口算。
教師尤其要注意的是,運算定律的運用,不能局限在學習定律或在做簡便計算時,而是要在各種計算過程中,都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地去運用。同時要進行針對性訓練,來鞏固學生對運算定律的深層感知。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良好的口算習慣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證。我嚴格要求學生在口算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檢、五改。一看即審題習慣,幫助學生改正不審題,提筆就算的毛病;二看即思考習慣,引導學生養成一種勤于思考、尋找最簡算法的習慣;三算即認真、快速、準確地計算;四檢即檢驗習慣,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五改即鼓勵學生查找錯誤,分析錯因,做到糾正一個錯點,預防一類錯題。
口算的訓練是一個長期抓,反復抓的過程,為真正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作為教師,我要努力做到:減去急躁,排除障礙,加倍努力,乘勝追擊!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怎樣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J].山東教育;2011年Z1期
【作者簡介】
李子秀,大學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