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楠
摘 要:在農村小學開展美術教育面臨諸多困境,結合美術教育有關理論和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在農村鄉鎮學校的環境中開展美術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美術教育;農村小學;教學方法
美術課的學習對學生的受益非常大,影響也非常深廣,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帶來的益處是終身受益且無窮的。因此,提高小學美術教學,關系著學生美學思維的養成,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但由于農村教育的先天不足,美術教學在學校教學中一直處于一種“邊緣”狀態,甚至可以說美術教育課程成了“附屬品”,美術教學方法更是相對落后。筆者認真總結在柳河縣駝腰嶺鎮中心小學多年的美術教學實踐,談一談在農村小學開展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遵循大綱要求,一切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
美術教學有它獨特的教學特點,大量時間需要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完成,教師必須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遵循課程要求和大綱要求,創造性地開展美術課的各項教學內容,設計出更適合農村學生實際接受水平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真正掌握繪畫的基本理念和知識的同時,結合教材,有針對性地宣傳弘揚我國的優秀美術傳統文化,讓學生樹立起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其次,要深入研究課標內容具體要求,同時設計出更適合本地、本校情況的課業內容,使美術學習輕松自如。再次,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開展美術教學也應當讓全體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作為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師要十分關注自己的教育對象,根據學習內容分好類,分好課型教授學生,多為學生提供實踐與學習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參與到美術課中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減少規范的制約,給學生更多的自我表現空間,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課程輕松愉快的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善于觀察,豐富教學素材
小學美術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在這方面有更強更突出的能力,《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充分考慮了學生和教師的主體性以及不同的條件,對學習內容和方式采取了概略性的表述方式,這就使教師有更廣泛的自我發揮空間。農村的小學美術教育要體現出農村的特色,根據課程內容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深入淺出地教授孩子們美術知識。美術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善于發現身邊的素材,體驗農村生活,了解學生日常生活習慣,教師要善于把簡單而又貼近生活實際的有說服力的實例講給學生,而且要說明課程內容在生活中的影響力,激發他們對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提高觀察力。如果美術老師不是一個善于觀察生活的人又怎能去體會到孩子們需要和喜歡這些東西呢?比如,在講《童話城堡》一課時,設計一個讓學生講故事的環節,要求圍繞城堡展開講述,這樣在故事情節中多次被學生講到的美麗城堡、雄偉的城堡、富麗堂皇的城堡等諸多城堡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里有了一定的畫面,這時再出示課本中的城堡圖片,讓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繪畫。這樣的繪畫結果內容不會那么單一,而是從樣式到色彩各具特色,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好的鍛煉。此時,可能會有的孩子對繪畫感興趣,那么教師就應該讓他們在繪畫上去發揮創造;有的孩子對手工制作感興趣,那么教師就應該鼓勵他們去剪紙,粘貼構造自己理想的城堡,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還可以進行比較教學,豐富教學內容。不必要求學生在每一方面都有興趣,只要有一點點就要抓住它,放大它。
三、完善美術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標準也是需要不斷完善和修復的,在農村的美術課堂上更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內在潛能是否被挖掘,實際能力是否被鍛煉。所以,教學中可以多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程評價中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發現自己作業中的優點和不足,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成功所帶來喜悅的同時,激發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也讓教師多角度感受教學中的優缺點,達到教學相長。美術教師在開展課程評價時要避免過度“模糊化”的教學評價,加強學生在美術課堂實際表現的評價,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
由于筆者學識及工作時間的有限,在闡述農村小學美術教學時,難免有不足和不成熟之處,還有待筆者繼續努力研究學習和同仁們的指導。更好地開展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任重道遠,本文只是對農村小學教學的一個非常渺小的探索,還需要廣大同仁共同努力進行研究和實踐對它做進一步的完善,期盼農村小學美術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陳錕.中國鄉村教育戰略[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3]許莉.農村教師實施新課程的困惑與對策[M].科學出版社,2007.
[4]]吳金榮.從農村實際出發進行美術教學[J].北京教育,1995(S1).
[5]陳衛和.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