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雯青
摘 要:新時期,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語文寫作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較高要求,教師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學習態度應對語文寫作學習至關重要。教師應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之美的觀察能力,充實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積累豐富的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從容應對,不再苦惱無從下筆。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寫作;教學引導
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就是寫作教學。很多學生寫作文,言之無物,沒有真情實感,只為應付教師布置的作業,所以教師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非常重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帶領學生體驗生活,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這些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結合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進行簡單分析,提出以下幾種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期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有所幫助。
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擁有發現美的眼睛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顯現出來的諸多問題中,寫作是其中最讓教師和學生頭疼的問題。首先,寫作是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其中包括對事物的理解、對字詞的斟酌、對行文結構的把握等方面。很多學生反映在寫作過程中最難的是開頭,無處下筆,找不到切入點,無從開啟寫作的大門;其次就是,學生寫作抓不住重點,作文變成了流水賬。“作文,就是用文字把心切開給世人看。”想要寫出好的作文,一定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不論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課余活動中,教師都應該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例如,時值秋季,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秋游,接觸大自然,給學生提供觀察自然美景的機會,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從它們的外形描寫到節氣變換對它們的影響,再到遇見它們的心情,這些都是學生在秋游主題作文中可以用到的素材。教師應該找準時機,耐心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只有學生自己擁有了自主觀察能力之后,才能往頭腦中不斷填充優質的寫作素材,提高語文作文質量。
二、帶領學生體驗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詩人杜甫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多留心,遇到好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嘗試背誦,或者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美文欣賞之類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素養和對優美辭藻的駕馭能力。書本之外,生活之中,還蘊藏著更多的寫作素材等待學生發現。歌德曾經說過:“取材不在遠,只消在充實的人生之中。”體味人生百態,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小學階段是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剛剛接觸寫作,猶如一張白紙,教師就如同一支畫筆,每一次的提筆勾勒,都將對學生寫作習慣產生重大影響。小學生并沒有過多地接觸過家庭和學校以外的世界,這一階段,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比如,組織學生分享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生活,或者分享自己與父母出門旅游的見聞等。這種分享,可以讓每個學生體會到不同的生活,可以體會風土人情,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不再懼怕寫作。寫作中飽含情感才能讓文章擁有靈魂。體驗生活,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觀察生活,還要體味生活中每個人呈現出的不同的情感。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學生積累了相當多的素材,從量變引發質變,他們自然而然就可以寫出優秀的作文。
三、激發學生寫作熱情,使學生愛上寫作
教師再多的教導,再多的敦促,都不及學生主觀上喜愛寫作。想要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還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讓學生在主觀上不懼怕寫作,愿意去寫作,愿意用自己手中的鋼筆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不同類型的作文比賽來激發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比如,“小諾貝爾文學獎”比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比賽中,將自己的參賽作品分享給大家,教師可以組織家長一起對作品進行投票,最后評選出優秀作文。這種比賽,趣味性強,學生參與度高,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投入到作文創造中。此外,教師要對每一次學生交上來的作文進行分析,及時糾正學生在作文中的錯誤,也對寫的好的地方給予表揚。教師不要吝惜對學生的夸獎,應時不時地對學生提出表揚,比如“你今天的作文寫得很有真情實感!”“你用的這個詞語有畫龍點睛之效!”類似的話語其實可以提供給孩子們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們更努力地寫作。
總而言之,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寫作熱情這些教學方法融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盧武泉.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引導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6).
[3]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