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福
摘 要:閱讀能促進有效的信息處理,能清楚地認識世界,能更有效地發展思維,更能獲得審美體驗。閱讀是人之根本,能滿足心靈世界的需求,有助于自身品質的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閱讀教學除了能起到基本的閱讀作用之外,更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利于培養他們更加沉穩的性格,能修飾性格缺陷,更能提高其道德品質等。但是閱讀教學需要注意方法,這樣才能發揮作用。根據教學經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朗讀;感悟;游戲
小學階段,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一些基礎技能的學習,不僅關乎當下的學習成績,更會對將來的學習能力和發展前景造成影響。而閱讀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能力,它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通用型能力。所以閱讀教學非常重要,而高效科學的教學更加重要。在小學教學當中,不能為了閱讀而教學,而要提倡自主閱讀、拓展閱讀、情感閱讀等,用心去閱讀,用心去感受,獲得更加直接全面的閱讀體驗。小學生此方面的自主能力比較差,更需要老師在旁輔導,培養其對閱讀的愛好,使其成為一種生活情趣,而不是成為學習壓力。
一、在“讀”中閱讀
閱讀能力的培養,讀應該是第一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要讓學生大聲地讀出來,有情感地朗讀,該停頓的地方停頓,該緊促的地方緊促,該拉長的地方拉長,更要注意朗讀的每個細節,每個角色的特點等等。朗讀,又是吟誦,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種學習過程,能夠讓人在不知不覺當中將眼睛看到的東西內化成自己的,并且由大腦加工之后,從嘴里說出來。
二、在“玩”中閱讀
小學教學不要采用過于嚴肅的教學氛圍,這樣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建議采用游戲教學法,做到“玩”中閱讀,讓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過實際的故事表演,將文字變成真實情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文章每個字詞句的巧妙,深切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情。這樣有助于他們在新的閱讀中,更有代入感,理解起來自然也會比較容易。還可以加入多種游戲,例如,段落接龍、故事拼接、文章辯論等。形式多樣,還需要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自己進行改編,整理提高。
三、在“思”中閱讀
閱讀需要思考、感悟,這樣才能對課文有所感悟,形成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文章都是作者經過反復的推敲才得來的,所以很珍貴,也很值得我們尊重。在教學時,就要利用其“啟智育人”的作用,對學生的品德修養、人文能力等積極培養。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對重點語句的點撥,通過吟誦和朗讀,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熏陶,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多的情感體驗,獲得對文章更深層次的理解。從簡單的物,聯想到作者的情;從作者的情,聯想到作者的故事,進而發出相同的感慨。這是與作者產生的一種共鳴,雖然小學生不能完全體會,但是思考能夠提高的是他們的態度,是他們逐漸接近作者的愿望,更對他們閱讀能力提高非常有幫助。
四、在“用”中閱讀
實踐出真知,任何知識和能力只有放到實踐中,才能發揮其價值和作用,才能有很好的學習效果。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一定要讓學生在“用”中閱讀。每次閱讀教學結束之后,要讓學生做總結,反思自己從這次閱讀中收獲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并且注意積累一些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正因為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初養成,更容易進行糾正和完善,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在閱讀課之后,給學生布置相似的任務,使用在課堂上學習的閱讀技巧,或是為下次閱讀做鋪墊,這樣鞏固性的練習,更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做閱讀筆記、做周記等。
五、活用閱讀,快樂閱讀
閱讀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是一種興趣,所以閱讀是快樂的,開展閱讀教學,必須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快樂,這樣才能自發地進行閱讀,不知不覺中提高閱讀能力。提倡學生在生活中閱讀,在教室內設立閱讀角,在課余時間,老師能夠和學生一起從閱讀角借書學習,并且提倡書寫閱讀感悟,將閱讀感悟作為便簽放在該書籍旁邊,從而保證更好的閱讀效果。定期舉辦“讀書會”,鼓勵學生相互推薦優秀書籍,并且說出理由。或者是直接給其他同學講某本書的大意,誰能推薦成功,就說明其閱讀效果好,而且容易在學生群體中收獲信任,有更好的人際關系,更利于閱讀氛圍的形成。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從教材中走出去,結合更多的閱讀內容。只要是積極的、符合小學生認知的,都可以作為閱讀材料。當然,教師更要重視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給學生推薦閱讀,才能從鼓勵和肯定中收獲一個具有良好閱讀氛圍的班級。
參考文獻:
[1]李宗敏.淺淡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4(12).
[2]祖翠霞.淺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生閱讀(初中教研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