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學校預算是依據學校事業發展需要和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所需經費,要求客觀真實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預算資金籌集、分配及使用,對高等學校事業發展有著直接的、重大的影響。因此,加強學校的預算控制與管理,實施對預算控制活動審計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等學校 預算控制活動 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222-02
一、實施預算控制活動審計的必要性
高等學校預算(以下簡稱:高校預算)是國家整體教育經費預算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高校預算的控制與管理,不僅僅是學校本身財務管理的職責所在,更是國家整體教育經費預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因此,加強高校預算控制與管理,積極實施對預算控制活動的全方位審計,對于保證合理籌措、分配和使用辦學資金,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和促進高校事業健康快速發展,保障國家教育經費宏觀調控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實施預算的控制與管理,有利于完善高校財務收支及經濟業務活動監督管理,更加有效保障了學校各項資金的規范化使用。實施預算的控制與管理,有利于加強國家宏觀政策指導層面的調節控制,充分明確國家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有利于促進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實施預算的控制與管理,進一步強化了預算的約束性,增強了學校預算管理的責任。
二、預算控制活動審計的業務流程模式
高校預算控制活動審計是依據學校整體預算程序來進行的,主要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等方面控制情況進行審查和評價,并提出審計建議或意見。
(一)預算編制
高校預算編制環節控制活動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對預算編制內容、方法及原則性等方面進行審查。
1.預算編制內容包括業務預算、投資預算和籌資預算。預算編制內容審查應著重關注編制的學校預算是否完全符合當時學校整體發展規劃需求、教育事業經費要求、投資和籌資計劃以及重大項目決策需要。按照預算管理規定,在編制業務預算時,學校各部門應當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工作重心等方面進行預算編制;在編制投資預算時,應當考慮從大局出發,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和風險控制要求,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及民主決策并經學校黨政聯席會議通過后,方可進行合理安排投資資金及投資結構,必須嚴格控制投資風險;在編制籌資預算時,應當從單位整體發展為前提,合理布局籌資計劃,合理安排籌資規模和籌資結構,審慎選擇籌資方式,確保獲取最低籌資成本,嚴格控制財務風險。
2.預算編制方法、原則的審查應當重點檢查學校財務部門是否制訂有預算編制手冊并發放給學校各預算部門,查閱預算手冊是否為編制預算起到了實質性的指導作用,是否對預算的編制依據、編制程序、編制方法等提出了明確規定,是否能夠保障學校預算編制做到依法合理、程序適當、方法科學。審計人員應當重點關注學校預算是否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要求,是否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則進行編制。
3.了解學校預算編制的嚴肅性和公開性。審計人員應當關注學校是否建立了預算編報質詢制度,即由預算編制單位(財務部門)向學校預算領導小組、預算工作委員會等專設機構就編報情況進行解釋說明及闡述。對于經審批通過的學校預算,是否通過學校發文方式和校園網公告等途徑向全校的教職員工公開。
(二)預算執行
審計人員對高校預算執行環節控制活動的審計,主要是審查預算執行制度建設情況、預算收入情況、預算支出情況。
1.審查學校是否建立預算執行責任制度,是否明確學校內部各部門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照有關規定,預算執行一般在單位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分級負責、歸口管理。
2.對于預算收入情況的控制活動,主要是審查學校是否將各項收入納入預算范疇,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是否采取相關措施及辦法來確保學校各項收入及時足額到位,有無存在隱瞞、截留、挪用、拖欠收入等問題或設置“賬外賬”、“小金庫”等情況;各項收入是否均符合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規定,各項收費是否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范圍和標準,有無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等事項發生;有無通過應付及暫存、代管項目等過渡性會計科目長期掛賬隱瞞收入或直接列收列支等情況;各項收入核算和管理是否符合會計法規及財務制度的規定要求。
3.對于預算支出情況的控制活動。主要是審查學校各項支出是否根據預算標準執行,是否按照授權審批程序撥付,有無擅自調整預算項目額度的現象存在,有無出現大額支出項目手續不健全、操作不合規的情況發生,審計人員還應關注及分析重大支出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狀況,重點審查學校有無違反“八項規定”和“三公”經費行為以及損失浪費的現象存在。
(三)預算調整
為了保障學校預算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原則上不予調整預算,特別是對于那些本來可以估算到的費用開支,但由于工作疏忽未列入預算的,不能夠隨便同意補報預算。因此,高校預算調整控制活動審計,最主要的是關注職能部門是否嚴格按照《預算法》要求加強對預算調整的控制,對于個別確需調整的預算項目是否按照學校規定程序進行調整方案的相關論證及審批手續,并按規定報學校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備案審查。
三、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審計分析
審計人員通過對學校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調整控制活動的執行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評價。比較單位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的實際執行情況及其與計劃相比有何差異,原因何在。了解單位為了確保完成預算,均實施了哪些加強管理及增收節支的措施和辦法,這些措施和辦法是否均合法合規并有效。認真分析單位各項收入和些支出是否真實合法,會計核算是否符合規定,有無存在違規操作的情況。評價單位預算執行的效果性。通過運用有些指標的完成情況,如經費自給率、預算收支完成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生均支出增減率等,再加上對財務績效指標綜合系統分析,真實評價各項效益指標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和預期的效果。
對于上述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審計人員應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單位預算管理。
四、提高審計質量,加強預算控制活動管理
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必須圍繞工作特點,抓住審計重點進行審計。
首先是抓住熱點問題。即社會普遍關注的、師生員工反響較大的問題,比如教育項目收費問題,要盡可能加強審計的監督力度,嚴肅認真查處有關截留、隱瞞、轉移、挪用預算收入的違法違紀問題。
其次是抓住難點問題。在審計過程中,一是要審計預算批復的及時性,更加有效促進財務部門嚴格執行《預算法》;二是要審計預算調整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更加嚴格執行學校預算管理規定;三是要審計預算是否落實到具體的部門或項目,更好要求做到細化預算和增加預算透明度。
再次是抓住疑點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一是把查明財務資料真偽作為突破口,從中發現疑點;二是轉變審計工作思路,注重從重要環節挖掘疑點;三是對大額資金去向進行跟蹤審計,從資金使用中發現疑點。
最后是堅持點面結合。實施審計中堅持點面結合,即以財務部門具體執行預算為點,以學校整體預算單位為面,認真做到以點帶面實行全方位的審計監督,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力度,加大內部審計的范圍和空間,充分發揮高校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五、結束語
在我們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注重收入、輕視支出”,“注重分配、輕視管理”情況發生。這些年來,有些高校為了提高本單位科研方面的政績,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爭取科研項目資金上,但卻缺乏對專項經費使用的有效管理和監督評價,從而導致了辦學成本加大和公共資源浪費。因此,在實施對預算控制活動的審計時,不僅要關注預算資金用得“對不對”,即合法性,更要關注預算資金用得“好不好”,即效益性,這不僅是完善我國公共財政管理體制對審計的客觀要求,也是發揮審計效果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財務司.教育內部審計規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朱清.高校審計工作規范化管理創新[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7
[3] 周慶西.高校財務管理風險分析與審計應對[J].中國內部審計,2012(11)
[4] 張國英.論加強高校預算執行情況審計.事業財會,1999
[5] 李水芳.高校教育審計必須把握的重點.審計與理財,2008
[6] 吳翔宇.高等院校預算管理的探討.大連大學學報,2005
[7] 張玉昆,朱華.淺析高校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會計師,2013
(作者單位:嘉應學院審計處 廣東梅州 514015)
(作者簡介:古志文,嘉應學院審計處工作,高級審計師資格。)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