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夢禪+陳梅+姜敏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2016級籃球選項課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教師對微信訂閱號采用不同方式的推廣,研究微信訂閱號在學生課余時間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推廣的可行性與推廣后的效果。
【關鍵詞】微信訂閱號;高職院校;應用研究
微信眾所周知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運用在生活中、學習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了。無論是學生平時的購物、吃飯等消費行為,還是利用互聯網等平臺在線學習等,微信平臺已經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在這個舞臺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識。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16級籃球選項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班43人,二班42人,共85,且均為男性。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有關微信平臺在高校推廣開發的論文、專著,對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總結,并通過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整理,獲取了與本文相關的文獻資料和數據,為本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依據。
(2)實驗研究法
以一班、二班為研究對象,一班采用常規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二班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增加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一共16課時。兩個班所學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都參考學校教材大綱,內容統一。
(3)問卷調查法
對二班的學生進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發放問卷42份,回收42份,有效問卷42份,回收率為100%。
二、結果與分析
1、結果
(1)期末成績
對一班與二班的籃球理論考試成績進行了統計與分析,實驗發現實驗組二班學生的整體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一班的成績。無論是平均分、最高分還是最低分的數值,二班的成績均好于一班。
表2顯示的是期末籃球專項測試中一班、二班的各項成績的均值分布情況。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兩班在各項測試中雖然均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實驗組一班的各項測試成績的平均值都略好于對照組一班。這充分說明了微信公眾號的作用。
(2)問卷調查
對實驗組二班的42名同學發放了問卷,回收42份,有效問卷42份。從表3中可以看到,有71.4%的同學認為長期關注籃球選項課的微信公眾平臺對于自身對籃球的理解與修養等有非常大的幫助。有14.3%的同學認為可以提高科學練習方法的多樣性。只有1名同學認為長期關注微信公眾號沒有任何幫助。
表4統計的是在42名同學使用了微信公眾號之后的意見反饋信息,其中有33.3%的同學認為公眾號可以增加視頻教學頻道從而豐富公眾號的教學手段。有12名同學認為文字配合教學圖片發布可能閱讀的舒適感會更好。有9名同學認為3天推送一篇文章的頻率可以提高。7名同學認為老師可以通過公眾號增加與學生的互動。
2、分析
(1)微信公眾號的作用
通過實驗研究與問卷的調查,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通過閱讀公眾號的文章以及與老師及時進行線上的交流與互動,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對籃球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能夠幫助掌握更多的有效的方法進行課余時間的練習。
通過2個月的實驗研究,無論是理論考試還是籃球期末專項測試,長期關注公眾號的同學在各個方面的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尤其是在理論知識的儲備與記憶方面,實驗組的同學在上課時更容易集中精力學習老師的理論知識,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更加感興趣。
(2)微信公眾號的改進
雖然2個月的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新聞門戶對于視頻的生產也越來越重視。能看視頻的內容絕不會去看文章,這是現在年輕人的特點。因此,公眾號的建設后期應著重以視頻教學節目為主導,開發有趣的視頻教學課程,吸引學生的關注。
此外,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頻率、增加多功能的交流界面、增加圖片的使用等也是非常不錯的改進措施,在后期的工作中應該不斷完善與進步。
三、結論
1、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有效的提升當代大學生對于籃球選項課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實戰技能的掌握。合理運用互聯網媒介進行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有助于課程的效果提升以及學生參與度的提升。
2、微信公眾號的運行需要團隊的協作與分工,優質的原創內容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用在上面的時間。視頻教學、圖文教學將會成為以后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模式與途徑。
3、高校體育教師應加強運用互聯網等線上工具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并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教學的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白 浩, 等.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教育信息化: 基礎教育, 2013(2):78-81.
[2] 朱婷婷, 等. 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研究[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2014,28(6):6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