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靚靚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一種重要模式,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創業視域下開展校企合作教育時,需要從學生、企業、高校這三方出發形成合力,其中學生應樹立創業意識,強化創業心理品質和創業知識技能;企業應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認識,提供資金與場地等方面的支持;高校需要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進行有機集合,構建科學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面向市場需求來設置課程體系,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對創業視域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創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創業視域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是以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為目標,有機整合了多元性的創業平臺及資源,以便加強人才社會需求和教育發展之間的聯系,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有力推動高等教育的變革與創新發展。可以說,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作為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雙贏模式”,有效體現了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當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與創新精神,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已經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創業視域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創業視域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校企合作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校企通過合作平臺創設實訓實習項目,高校通過聘請企業專家來指導學生創業,或者是引進企業資金來投資創業項目,豐富學生實戰經驗。同時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可以向企業開放圖書資料、實驗場所和科研設備等,與企業共同構建科研成果共享平臺與實驗室,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總之,通過這樣校企的雙向活動,可以實現校企的雙贏,形成良性循環的社會氛圍和創業教育氛圍。
二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對學生創業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使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意識發生了極大變化,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競爭,強化社會適應能力。高校可以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從市場需求出發,開展“創業設計沙龍”和“企業家創業論壇”等活動,創設市場化與開放式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與主動性,形成創業就業的內驅力,實現校企合作教育的目的。
三是實現校企雙贏。對于高校來說,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實施可以培養創業型人才,優化和充實教師隊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動和辦學特色,進一步擴展創業實踐基地,打造出綜合性平臺,實現學生的成長成才。對于企業來說,高校通過邀請企業專家進行現場演講或者是宣傳企業文化等形式,讓教師與學生對企業文化理念和品牌加以理解及認同,同時企業在合作辦學中可對學生成長與教育現狀進行深入理解,吸納優秀的人才,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創業視域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
1、學生方面
在創業視域下構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達到學生自我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機結合。首先,培養創業心理品質。校企合作教育是以市場和行業實際需求為主,面對模糊的背景來制定教育和發展戰略,因此從創業角度來構建體系,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如意志、情感和認知中表現的意志品質、態度、性格與動機,對學生的創業價值觀、應變能力和創業取舍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樹立創業意識。大學生應認識到當前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積極轉變就業與擇業觀念,在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校企合作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則可以使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最后,培養創業技能與知識。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主要是以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通過創業知識的積累來掌握經營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等,具備良好的社會綜合技能,如環境適應能力、應變力、抗挫力、藝術修養、自我激勵能力等。
2、企業方面
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企業需要對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認識,參與到教育活動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在校企合作中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實力,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企業可以積極構建創業基地,鼓勵大學生參與企業的頂崗實習,使其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將所學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實習中,或者是為學生在創業資金、項目扶植、商業經營、創業指導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另外,企業可采用“校企雙導師制”來融合專業課學習與創業教育,組織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導師參與到企業的運作、管理和經營等,促進創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通常“校企雙導師制”是由企業兼職導師與校企專業教師來共同進行教學,從教學內容需要出發,共同制定相關的教育方案,有效開展實踐教學。
3、高校方面
第一,課程體系設置。校企合作教育強調人才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創新培養模式,對教學體系加以完善,加強產學研合作,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如課內與系統綜合實驗、工程實訓、企業實習等,從而構建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第二,穩定實習基地與系統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如企業實習、工程實訓、系統綜合實驗、課內實驗等,搭建科學系統的校內外實踐平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處理工程實訓、課內實驗和頂崗實習等之間的銜接,實現校內外實際基地的完美結合;同時高校可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從教師配置、內容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進行互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訓氣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創業能力。
三、結束語
在創業視域下開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目標,結合社會需求和市場需要,利用企業與學校的教育資源與教育環境,為學生的創業就業實踐提供良好的機會。當前我國校企合作教育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需要從學生、企業、高校等方面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積極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體系,從而將校企合作的功效加以充分發揮,實現企業與學生的雙贏,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 華.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優化探討[J]. 許昌學院學報, 2015,04:144-146.
[2] 韓 光, 程 珺, 張 鵬, 趙樹凱. 試論創新創業教育的校企合作[J].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4,01:54-55.
[3] 唐小鵬. 校企合作視域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創業教育研究[J]. 中國商貿, 2014,20:213-214.
[4] 鄭麗君.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及運行機制構建[J]. 當代職業教育, 2014,07:88-90.
[5] 陳月艷. 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 新西部: 下旬理論版, 2011,0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