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潔
摘 要 新時期發展下,我國社會制度有待完善,尤其在社保制度方面,困難員工一直是企業工會的幫助重點,在長時間內需要承擔起扶貧幫困的重要責任。同時,扶貧幫困也是國有企業工會中的重要內容,能夠推動國有企業全面發展,對此,本文主要對新時期下,國有企業工會扶貧幫困工作構架,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 新時期 國有企業工會 扶貧幫困 工作構架
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民生、完善社保制度是其工作發展的主要方向,根據國有企業自身實際經營情況,樹立以人為本工作意識,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在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體察民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國企企業工會,需要走進基層,全面了解職工的實際生活狀態,做好扶貧幫困工作。據調查顯示,現階段,國有企業困難職工普遍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家庭收入較低,人口較多,經濟困難或是家中有老人常年患病,需要治療,在這樣的條件下,社會物質需求越來越高,給這些家庭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并且,這樣的家庭狀態,使得企業職工不能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所以,企業工會更要全面落實扶貧幫困工作,幫助有困難的職工解決生活困難。
其一,向上級領導申請。在企業中,工會組織要全面了解每一個職工的家庭狀況,尤其是對困難家庭的了解,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其中包含:工作狀況、家庭狀況、工資收入、生活開銷等,進而確保狀況屬實,在傳統企業工會扶貧幫困中,多數工作較為被動,因此效率較低,在新時期背景下,工會組織必須要轉變工作模式,由被動變為主動,積極的了解困難職工情況,進而向上級領導報告,采取針對有效的幫助工作。
其二,工會積極主動與職工交流。不僅要從側面了解員工的真實家庭情況,也要在工作中,積極與困難職工交流,進而了解職工的思想意識,生活需要等。與職工溝通,讓職工充分感受到工作氛圍的和諧、友愛,進而促使職工在思想上的努力。例如:筆者所在企業中,不僅建立了扶貧幫困中心,同時,創立了心理咨詢服務,增加幫助范圍,完善幫扶機制,同時,對員工在心理上進行鼓勵,實現零距離交流原則。在困難職工子女就業問題上,工會不斷與就業中心聯系,尋找合適崗位,進而解決就業問題,立足于根本,真正做到幫扶。
其三,做好扶貧幫困跟蹤。扶貧幫困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工作努力,當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問題后,并非代表完成了工作,而是需要工會定期進行跟蹤,隨時了解,從實質上改變困難職員生活困境。
二、健全困難職工檔案
扶貧幫困工作中包含:困難職工的檔案整理,因為一切扶貧幫困的開展,需要檔案作為跟蹤依據。健全檔案資料,使得扶貧幫困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將工作做到全面、精細化。
第一,上下連動合作、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要整理困難職工的信息,進行保存,盡量做到信息內容詳細,同時也能夠使工會組織中的人員,對每一個困難職工情況有全面的了解,然后,逐人、逐戶登記制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的創建檔案,存入微機系統中;第二,在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問題后,在檔案中進行記錄,做好保存,并且跟蹤困難員工的生活狀態是否得到有效改善;第三,將困難員工的信息資料建立編號,為今后查找提供便利條件,也防止信息出現混亂情況。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扶貧幫困工作有效落實,同時,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三、提高制度建設
在企業發展中,制度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原則,在扶貧幫困工作中,也需要進行制度建設。2013年,筆者所在企業舉辦了扶貧幫困工作報告會,對困難員工條件、等級、策略、審批等工作,進行再一次明確,作為工作開展的根本,使工會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有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提高制度建設,也是確保工作的公正、公平、透明化,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堅決抵制職員生活情況虛假上報的問題發生。
扶貧幫困的制度建設,所達到的只是檢驗,而真正意義上的工作落實,還需要工會組織在工作中,不斷的提升,根據新時期下發展形勢,開展具體工作內容,做到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設,以推動國有企業扶貧幫困的全面落實。此外,在節假日來臨之前,工會組織舉辦節日送溫暖活動,讓職工發自內心感受到社會主義體制下的改革新變化,充分與扶貧幫困工作相融合,進而起到工作規范化、常態化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時期發展下,國有企業工會扶貧幫困工作,任重而道遠,工會要在新時期的帶動下,堅持造福員工、幫助員工的原則,進而改善困難職工的生活狀態,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將全部精力投入在企業工作中,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杜榮英.做好幫扶救助工作促進企業和諧發展[J].科技信息,2014(15).
[2] 王運才.國有企業創新幫扶救助工作機制的實踐與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03).
[3] 梁新妹.淺談如何做好國有企業工會工作——以廣西國有良豐農場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