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 今年,黨內全面開展“兩學一做”,是落實黨章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要求,全面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既是落實中央的要求,也是局黨委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推進企業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作為從事黨務工作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從業者,基于“兩學一做”的目的、宗旨,結合人才的培養、企業的需求,從明確學習的方法任務及梳理學和做的思路,對黨員的培養作了思考。
關鍵詞 “兩學一做” 黨員 培養
“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以下簡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通過經常性教育,讓廣大黨員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立足黨員合格標準,向“遵章守紀、好學向善、履職盡責、攻堅克難”四個爭先轉變,在學習中增強黨性觀念,在實踐中提高素質能力,快速完成從普通黨員向業務骨干的轉變。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作為一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黨務工作者,我們肩負著抓基層、打基礎、選干部、聚人才的重任,通過從實抓好“兩學”,從嚴抓好“一做”,使廣大黨員在學習實踐中真正成長為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過硬的骨干,成為能謀事、能干事的關鍵少數干部,為黨組織的發展、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一、注重學習方法,明確學習任務,確保廣大黨員成長的土壤營養充足
“兩學”首先要明白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學,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理想信念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將黨的章程、系列講話學深學透,學前結合具體工作,學后指導具體工作,廣大黨員要從學習當中吸取成長所需的養料,樹立崇高信念,占領精神高地。
(一)是注重理論學習,筑牢學的基礎。“兩學”首先應注重歷史和現實、國內和國際的結合,深刻領會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做到抓住實質,全面正確把握,真正堅信不移;其次要摒棄經驗主義傾向,防止和克服“差不多”“無所謂”思想,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把“兩學”的內容作為理想信仰來堅守,作為思想武器來掌握;再次要科學安排理論學習,發揚“擠”和“鉆”的釘子精神,把理論學深、學透,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注重調查研究,挖掘學的深度。理論聯系實際要吃透兩頭,一頭是科學理論,一頭是客觀實際,二者不可偏廢。一要遵循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二要深入進行調查研究,應用科學方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取得符合實際的調查研究成果。
(三)是注重全面聯系,鋪開學的廣度。一要橫向聯系,既聯系全局,又聯系局部。把握電力體制改革政策方向,將網、省公司、局戰略目標落到實處,這樹立全局眼光、戰略思維,統籌大局。二要縱向聯系,既聯系現實,又聯系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犯錯誤。
(四)是建立體制機制,保證學的效果。建立經常性學習機制,把“兩學”抓在日常、嚴在經常,不斷增強黨性教育和理論修養,夯實理論基礎、業務基礎。抓好“一周一學”,保證學習的頻度。深入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引導黨員尊崇遵守維護黨章,牢記黨規黨紀,牢記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抓好“一月一課”,保證學習教育的高度。緊扣“兩學一做”安排主題,并適當擴大學習范圍和影響,聯系崗位勝任能力,常態化開展練兵比武,結合送教上門、青工特訓隊、一對一師徒制學習等,充分利用培訓與評價系統開展個性化選課學習,開展崗位業務等知識的培訓,確保廣大黨員在思想上領先,在技術上領頭。
二、用理論武裝頭腦,從實抓好“兩學”,培養黨員在意識形態上的領先意識
黨員合格的標準是具體的、明確的。通過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對黨忠誠,勇于擔當作為,在任何崗位、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牢記黨員身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基礎上,向“四個爭先”邁進。
(一)是強化意識形態的引領,從思想源頭上保證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著重從對廣大黨員的認同、引導和控制三個層面下工夫:在認同方面,通過增強黨員對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從內心深處擁護和認同企業意識形態的核心主張;在引導方面,要把重點放在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上來,在電力體制改革這個大背景下,正確認識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關系,鼓勵干部職工在企業規章制度范圍內取得自身合理的利益訴求;在控制方面,理直氣壯的宣揚主流思想,減少各種雜音和噪音,使主流意識形態有效發揮主心骨作用。
(二)是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激勵黨員發揮模范作用。以做好先進基層黨支部和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的評選、一批標桿黨支部、先鋒工作室、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的命名為平臺,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引導黨員成為業務骨干和標兵,以榜樣力量帶動身邊群眾。
(三)是嚴格管理,注重質量,切實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抓好“一季一評”,對照學習情況,結合實際、結合崗位,讓黨員把自己擺進去,以“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12條標準、合格黨員的標準進行測評,結果納入員工績效考核。強化對黨員日常管理,繼續嚴抓黨員“入口關”,按照標準,嚴格程序,保證質量;抓好一年一述”,認真貫徹從嚴治黨的方針,按照黨章和黨內有關規定,穩妥慎重給予組織處置,疏通黨員隊伍的“出口關”。
(四)是尊重和維護黨員的權利,進一步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在強調黨員盡義務的同時,切實保障黨員的權利,如開展“百名干部進百家”、“感謝有你”等送溫暖活動,將黨內關懷和服務保障融合起來。從實際出發,切實對黨員給予關心照顧,使黨員感受到黨的溫暖,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用實踐檢驗成效,扎實開展“一做”,確立黨員在綜合能力素質上的領先地位
探索支委角色扮演機制,給予黨員開展支委工作的實踐機會。支部委員在黨組織中處于承上啟下的特殊地位,相對黨委,是各項工作的貫徹執行者,相對普通黨員,又是支部工作的決策者,起到上下貫通的作用,承接著解讀上級精神、分解工作任務并積極推動工作落地的重任,是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的保障。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統籌策劃、溝通協調等能力,才能做好支委工作。探索情景模擬機制,階段性開放支委部分工作供普通黨員進行模擬體驗,讓每個黨員參與開展學習主題的確定、活動的策劃、討論的開展等,在實踐操作中尋找差距、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找到方法、提升能力。
(一)是搭建掛職鍛煉平臺,建立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建立黨員掛職鍛煉人才庫,鼓勵黨員申請加入掛職鍛煉人才庫,加強掛職人才多業務、多層級、多區域鍛煉,推動優秀人才、技術骨干在職能部門、二級機構之間雙向掛職,為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黨員提供交流學習和多崗位鍛煉的平臺,豐富職業生涯。同時在不同的工作崗位貼近群眾生活,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提高服務群眾的意識,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
(二)是創新搭建黨員溝通交流平臺,培養黨員在思想領域、創新思維上領先能力。利用局職工創新工作室平臺,定期組織黨員參加工作室活動,開展科技創新、企業管理、業務技能等方面的論壇活動,進行學術、科技的研究、交流,培養創新思維、積極探索的能力,鼓勵以改革創新的方法破解工作上的難題。讓先進的思路和做法快速轉化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讓廣大黨員在創新中成長,在創新中提升,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