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平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蔽遗ν滑F出知識性與興趣性的統一,在活動中組織教學,在游戲中傳授新知,關注學生的心靈,關愛孩子的情感世界,努力創建充滿人文氣息的語文課堂。我從拼音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閱讀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和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三個方面對語文課堂的人文情懷培養進行闡述。
【關鍵詞】工具性與人文性、人文情懷、人文精神、人文素養
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笔堑?,語文教學應當從尊重生命開始,關注、點化和潤澤生命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盎貧w生命本源,激發生命成長”,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谡n堂教學設計方面,我和學生共同創設充滿生命氣息、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游戲中傳授新知,關注學生的心靈,關愛孩子的情感世界,努力創建充滿人文氣息的語文課堂。
一、拼音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一年級新生對語文這一抽象概念的認識是從漢語拼音開始的。因此在教漢語拼音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灌輸團結友愛的人文精神。
(1)識字過程中培養愛心。我在教學j q x與ü相拼須去兩點,問學生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一個男孩響亮的回答:“j q x小淘氣,見了ü眼就挖去。”“挖去雙眼”如此殘忍的事,竟隨意從孩子口中說出,令人心顫??梢娢覀兊慕逃嗄陙砗雎粤巳说那楦?,只強調了知識本身。我沒有責備那個男孩,自己也說了句順口溜:“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摘掉小帽帽?!弊寣W生說說哪句好。“老師,小魚那么可愛,挖掉小魚的雙眼多可憐。”“是啊,我家有幾條小金魚,我可喜歡它們了?!焙⒆觽兊挠懻撟屇莻€發言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2)突破難點突現團結精神。整體認讀音節,復韻母較難理解,我利用自編游戲“找朋友”幫助學生熟記,我頭戴大y的頭飾:“大y真孤獨,沒有好朋友,誰來幫助我,和我交朋友?”“我來,我來,……”孩子們相當踴躍。頭戴i u 等頭飾的小朋友走上前來。我和大y交朋友,我和小i交朋友,我們一起yi yi yi ?!痹趶晚嵞傅慕虒W中,我也采用了這種自編自演的方式。寓教于樂,學生不僅牢固掌握了知識,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團結友愛的意識。
(3)指導書寫中滲透謙讓精神。學生剛學寫字,在四線格中的字母往往“頂天立地”。我通過示范比較,強調說:“同學們,字為什么不能占滿格呢?因為寫字就如做人,在上面要懂得尊重老人,在下面要懂得愛護弟弟妹妹。和朋友在一起要為別人多想一想,對不對?”“對”孩子們的回答清脆而響亮。
二、閱讀教學中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因為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即使一年級的簡短課文,也可以說令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我就抓住教材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道德境界。
(1)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通過優秀作文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影響。如《金色的秋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短文,讀來瑯瑯上口,令人心曠神怡。如何發揮課文的感染作用呢?我做了這樣的嘗試:在熟識本課生字后,聽配樂范讀,然后說說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仿佛看到秋天金色的陽光,藍藍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以及一片片飄落樹葉等,他們非常喜愛秋天。學生交流心得后,讓學生帶關這樣的感受再讀課文,喜歡哪句讀哪句,把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學生的熱情一下子被激發起來。接著情境感染,播放課件展示秋天美景。耳邊回響著秋日的私語,眼前閃現著秋天的美景,孩子們的情感完全被調動起來,從心底自然流露出對美的渴望。在教學《燈塔媽媽》一課時,理解海上夜的安靜美好有一定難度。我播放帶有浪花聲的音樂,解說。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老師描述的畫面。學生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表情安祥,甜蜜。而后暢所欲言,有的孩子說“我看到藍色的大?!薄拔铱吹叫⌒切窃谔炜罩姓V劬Α?,有的還說“我聞到了浪花的香味……”孩子們的想象多么奇特!
語文課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使學生在感受語文材料,感悟人文內涵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
(2)重創造性思考,個性化思維。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擁有對教材的絕對解釋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師的理解范疇之內,于是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理解被扼殺殆盡。因此我們要保護孩子們有創意的思考,點燃起思維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烏鴉與狐貍》這一傳統的狐貍騙肉故事時,兒歌的后兩句是:“烏鴉聽后咧嘴笑,猜猜后來怎么啦?”我于是讓學生們猜一猜。起初孩子們都說:“烏鴉笑了,肉掉下來被狐貍叨走了。”這時有個小男孩把手舉得高高的,顯然他的想法不同:“烏鴉把肉放在樹杈上,然后才咧嘴笑的,饞狐貍沒吃到肉只好走了?!甭犃怂幕卮鸾淌依镆粫r沒了聲音,我大聲鼓勵說:“啊,真是一只聰明的烏鴉!其他同學還有沒有別的想法?”于是有了“烏鴉將肉送回窩后才笑……”“烏鴉先將肉吃了再笑”等等。
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選擇,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現,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三、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教師是課程的重要因素,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素養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1.教師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教師的情感就是對于發展主體所具備的“愛心”,是對主體在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的情感和態度?!靶闹杏袑W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再是“唯我獨尊”的圣者,而是把學生作為學習語文的主體,自己則作為指揮的啟迪者,情感的傳遞者,知識的指導者;也不再是講解員,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啟智的教練員、陪練員,是學生最好的學習伙伴。
2.教師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教師的工作很辛苦,但在工作之外也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愛好,應該尋找生活的樂趣。一個有生活情趣的老師,其審美能力自然會高人一籌,在教學中不自覺的就會派上用場。
3.教師要培養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也是一個人品質高尚的表現。會反思的人具有謙虛內斂的性格,具有不服輸的勁頭,具有探索的精神,具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做這樣的反思:當學生精神不振時,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過度興奮時,能否使他們歸于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能否給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是能否喚起他的力量?能否從學生的目光中讀出愿望?能否從學生的回答中聽出創造?
總之,在語文課上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是語文課程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的語文教育改革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我相信經我們當代教師的不懈努力,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更好的實現語文課程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