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實施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傳統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現在小學的需求,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模式亟需改變,如何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也成為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發展。本文將主要從當今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即其存在的問題,來探討解決策略,從而促進現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問題;解決方法;有效性
在新課程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仍舊有很多學校依舊采用舊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嚴重的阻礙了小學教育的發展。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解決現在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1當今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阻礙了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但現在仍然有很多教師沒有擺脫傳統的教育理念,依舊用傳統的教育理念指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教學,這嚴重的阻礙了新課程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傳統教育理念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推崇“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考學、升學率作為教學的目標。而現在大的教育背景是新課程改革,它所注重的是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的全面發展,它所要培養的是新型的人才,而不是為考試而生的“考蟲”,如果教育者繼續用傳統的教育理念,不改變自己理念就會嚴重阻礙當今小學教育教學的發展。
1.2教師隊伍的素質嚴重的影響了小學教育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恢復以及教育體制的完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者。但在當今的小學教育中并不是每個教師都是合格的,都能承擔自己的任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我的家鄉,小學的教師有很多都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也有一個老師自己教授很多學科的情況,還有就是小學的校長以及管理階層都是由教師兼職擔任,這使得小學生不能接受全面的教育,也使教師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為教師與管理者往往由一人擔任,這嚴重的影響了小學的教育教學的管理。
1.3教育者在教育管理目標中存在模糊性
隨著新課程教育的實施,新課改也帶來了許多的要求。但教育管理者并沒有熟練地掌握它們,并不能夠很好的把握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教育對當今很多的教育管理者而言仍是“深水區”,仍舊需要他們積極地去探索,就如小馬過河一般的去摸索,因為他們并不知道前面要面對的是什么,而未知卻也恰恰是最可怕的。教育者在教育管理目標中存在的模糊性致使現今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效率低下。
1.4家庭對教育的忽視嚴重的影響了小學教育
時代的發展致使現在的生活步伐也在加快,生活的壓力使得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家長往往認為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學校就應當承擔對學生教育的責任。而學校則認為他們只需要承擔小學生在學校時的教育責任。當今,大多數小學生是不住宿的,所以小學生在家里的時間與在學校的時間往往是五五分成、各自參半。倘若家長忽視了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就會嚴重的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從而嚴重的影響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
2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有效性的方法
2.1教育管理者要樹立新的教學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對行動可謂是“潤無細無聲”,在無形中的指導著行動。由此推之,教育管理者首先應該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使之適應新課程教育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的要求。教育管理者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出適合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從心底里做到關愛學生,把教書當成自己的樂趣,而非活著的工具。教育管理者同樣也應當改變以前只追求分數、升學率的目標,把培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和終極目標。
2.2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在學校,與小學生直接溝通并相處的時間最長的是自己的老師,所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利于推進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夠更好地把握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要求,并找出具體的實施辦法。對此,學校應該杜絕兼職的狀況,優化教師與管理結構,同樣,學校也應該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趨勢,組織一些活動,讓教師積極地探討實施方法、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體會心得。例如:學校可以定期的讓教師在一起備課,并組織教師一起去學習,加強對新模式的理解。
2.3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管理者要加強對教學管理目標的理解
明確的目標有利于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強教師對教學管理目標的理解首先要求管理者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并對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的管理,讓教師可以在新的背景下探索出新的教育方法。教師要進行多樣性、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學校可以定期的舉行會談,讓教師分享自己的心得以及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學管理目標的理解,學校也可以聘請專家舉行講座,來加強教育管理者對教學管理目標的理解,從而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2.4家庭要重視對小學生的教育
家庭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長亦是除教師外小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家庭在小學生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視。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外國的先進的經驗:例如學校吸收家長一起來參加教學工作,加強雙方的互動,使雙方共同對小學生的教育負責。教師也可以定期的到家庭中進行訪談、定期的召開家長會,學校也可以帶領成立家長監督會,從而加強對小學生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3總結
小學生是我國共產事業的接班人,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未來建設者。因此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而這絕不僅僅只是教育管理者的任務,它更需要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唯有如此,才能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杰出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厚鳳玲,于振軍.小學教學管理中教師行為的提升和轉變探討.《科學導報》,2015年1期
[2] 歐加剛.淺談小學教學管理中教師行為的提升與轉變.《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2年9期
[3]郭衛東.心懷尊重建制度關注發展做管理——芻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對教師行為的引導 .《讀寫算(教研版)》,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