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當今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正值轉型發展關鍵期的新建本科院校,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價值觀融入培養方案、納入課堂教學、滲入創業實踐,實現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努力培養既有成就事業的能力,又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本科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Abstract As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Chinese societ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well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ition development of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lead, the values into the training program, into the classroom and into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both the achievements, talents and beliefs, there is a dream, there is struggle and dedication.
Keywords undergraduate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隨著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5月國家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值轉型發展關鍵期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促進兩者的有效融合,這不僅事關服務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舉措,也事關高校深化改革、提高人才質量。
1 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關聯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平臺,也是人力資源向社會輸送的“中轉站”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畢業生的逐年遞增,加之當前經濟增速減緩,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和高校的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指高校要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業技能,提升創業素養,強調的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內在的聯系:一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培育創業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當前創業學生在價值觀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團結協作觀念薄弱、艱苦奮斗精神淡薄、社會責任感淡化、誠信意識缺乏等偏差。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了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具體目標,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①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要從指導思想、理論思維、精神動力、道德規范、責任定位等方面去引導大學生的創業實踐,使大學生擺脫不良價值取向的影響,對當前社會不良思潮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另一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社會主義高校無法避免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這樣的根本問題,高校要堅持黨的領導,辦學方向要符合社會主義辦學方針。因此,高校必須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在創新創業教育之中,讓學生把創業的個人行為和整個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特別是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培養的人才要同當地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要更加“接地氣”,更好的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上層建筑必然要反作用的目的之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勢必有利于學校的轉型發展,反過來,學校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中的踐行。
2 新建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深入探究新建本科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某省部分新建院校做了問卷調查,這些院校大都在2000年左右升格為本科。2016年4月-6月,共發放紙質問卷和網絡問卷共2000份,回收1816份有效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0.8%。調查的學生主要集中在三年級和四年級,有效作答人數分別為830人和986人。同時,筆者利用工作之便,同部分高校的相關教師、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對問卷中的部分調查結果進行了深度剖析。調查基本結論如下:
2.1 創新創業意識普遍不強
創新創業意識直接關系到創業行為。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在專科的基礎上“升格”而來的,這些專科學校主要包括師范學校、技術學校和醫學專科學校。這些學校的共同特點是,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單一,如師范類畢業生大都到中小學任教,醫學專科學校的學生大都到醫院當醫生或者護士。他們的創業模式仍舊受到計劃經濟的較大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加之,這些學校目前的專業大都是在原有學校相關專業上的提升,新建專業較少,學生就業渠道單一的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調查顯示,有85.7%的學生“打算以后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23.6的學生有“嘗試從事與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的想法,有12.6%的學生想過“自己創業”,有15.3%的學生“在自己確實無法就業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自主創業”。在“假如你有一定的資金”的前提下,只有18.4%的學生“會選擇創業”。
2.2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傳統
近年來,高校畢業季通常被冠以“史上最難”幾個字,國家從戰略層面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高校從具體操作層面也動員學生創業,實現以創業促就業。但是,受各方面的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創業教育模式仍顯傳統。主要表現在:第一,創業教育師資匱乏。盡管所有高校均開設就業指導課,但授課教師的力量普遍不強。有68.7%的學生認為“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照本宣科的現象嚴重存在”,53.1%的學生“無法獲得創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88.5%的學生“希望能有專業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第二,授課內容亟待更新。77.8%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課的內容陳舊,無法緊跟形勢”,86.5%的學生“希望多些實踐環節”,“就業指導課的理論講授所占比例太高”。第三,缺乏必要創業指導。師資的缺乏和授課內容的陳舊,直接影響了對學生創業的指導。很多教師把就業指導課作為自己評定職稱的必要條件之一,不注重授課質量,更不愿意多花精力對學生進行課外指導。92.3%的學生“沒有得到過專業教師的課外指導”,63.7%的學生只是“在參加挑戰杯、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得到過老師的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仍舊停留在“重理論講授、輕實踐操作”的傳統創業教育模式中。
2.3 學校創新創業氛圍不濃
創業氛圍對創業意識有正面的影響作用。新建本科院校的創業氛圍不濃,既受高校自身的客觀條件所限,也與高校管理者有密切的關系。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校內實踐基地才剛剛建立,基地中相關項目的運作還不夠規范,影響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有84.3%的學生把校內的實踐基地理解為“開店鋪”,59.7%的學生將其理解為“勤工儉學”。這說明,學校相關部門缺少對現有創業基地的宣傳,甚至造成了學生的誤解。另一方面,高校對創業人物的宣傳力度不夠。82.3%的學生“無法講出自己學校涌現出的先進創業學生的名字”,50.6%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的院(系)沒有大力宣揚成功創業的學生”。在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學校對成功創業的畢業生缺乏跟蹤,幾乎沒有請他們回校宣講,這可能與這些畢業生企業的規模和社會影響力有一定的關系。有91.5%的學生認為“學校如果多宣傳創業人物的先進事跡,會激發更多的學生創業”。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抉擇
核心價值觀是當今中國的精神支柱,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指導思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堅持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促進兩者有效融合的方式,努力培養既有成就事業的能力,又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應用型人才。
3.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培養方案
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將有助于實現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②我們培養的創業者不僅要有成就事業的能力,還應該是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奮斗者。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培養方案,就是要把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總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在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上,通過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等,完善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和專業教學計劃等,強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就是要在教學計劃和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人才培養以德為先”的道德意識,要求學生自覺提升道德修養作為成長的首要任務,鼓勵學生勇于肩負社會責任,努力成長為引領社會發展的精英人才。
3.2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課堂教學
“以‘三個倡導為主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歷了‘價值體系‘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幾個概念的演進和嬗變,反映了我國當前時期在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占主導地位的價值準則”, ③它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的價值準則,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方面都有指導意義。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通過“兩課”、就業指導課,把核心價值觀的理念“灌輸”給所有學生。既要讓學生認識到,有了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才有創業的環境保障和制度保障;有了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才有創業的公平競爭和法制保證;有了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才有企業成功和持續發展的可能。進而實現學生自覺“用社會主義理想激發創業精神”、“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創業行為”、“用社會主義價值引領創業取向”。④又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須和國家緊密相連,要把自己的創業方向同國家形勢、社會需要和個人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自己的創業行為既是自己成功的體現,也是對國家和社會所做貢獻的體現。
3.3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入創業實踐
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踐行者,將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創業實踐各個環節,注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及潛能的發揮。
第一,要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大學生是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創新創業潛能,具有極強的創業熱情。高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構建自主創業“綠色通道”,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一方面,學校要注重對國家、省、市政府創業政策的大力宣傳,利用官方微信微博平臺、校園網、校園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向學生及時傳達國家、省、市和學校的創業政策;要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面,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熟知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相關政策,而不是只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知曉。另一方面,高校要以創業大賽為平臺、創業園為孵化區,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參與創業實踐。(下轉第75頁)(上接第68頁)既要以“挑戰杯”等創新創業性競賽為契機,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讓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基本的創業素養,為將來的創業行動做準備。又要注重對成功創業學生的宣傳,把他們當作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寶貴財富”。在宣傳他們的過程中,既提高了校友企業的知名度,又向在校學生提供了可供學習的榜樣和典型。
第二,要培養優秀的導師團隊。優秀的創業導師團隊是決定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的要素,在組建創業導師團隊時既要看重教師的過硬專業、豐富學識,更要看重教師的道德情操、價值取向。新建本科院校往往缺乏創業師資,一定要抓住“轉型”的有利契機,一方面邀請社會上專業的創業團隊對學校現有的創業師資隊伍進行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就業指導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要發掘學校相關專業的專業教師隊伍,如經濟管理專業的相關師資,學校教務處在課時認定等方面要多予以傾斜,鼓勵他們多對學生進行創業方面的教育。同時,還可以在全市及周邊區域聘請相關企業的管理者作為創業指導師。
第三,要建立優質的實踐基地。學生在優質的校內外實踐基地參加實踐,有助于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為此要求學校,一方面要積極健全和完善校內創業實踐基地,開辟專門的校內實踐基地場所,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規范創業行為,讓學生在校內學習基本的創業知識,具備基本的創業素養,為將來的創業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將校外實踐基地作為校內實踐基地的有效補充,學校要主動到校外企業“掛牌”,每年不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見習、實習。此外,學校還可以以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如利用寒暑假、節假日讓學生走進企業,實地接觸,積累經驗。
當前新建本科院校正值轉型發展的浪潮,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不僅能增強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也賦予創新創業教育更高的價值依托和使命目標。同時,也為“創客”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讓他們從中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成為一支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道路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踐行者。
€L芰已г骸傲⒌率魅恕敝耙的芰μ嶸钅浚ū嗪臠X2016008)
注釋
①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
② 李輝.內涵發展視界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向[J].高教探索,2013(4).
③ 石玉昌,盧衛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閩西紅土文化之融合——以龍巖學院為例[J].龍巖學院學報,2016(1).
④ 張寶強.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業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