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楊
[摘要]目的探討溫清飲加味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口腔潰瘍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康復新液含漱,治療組給予康復新液含漱配合溫清飲加味口服,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患處局部充血、水腫、疼痛及潰瘍愈合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溫清飲加減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關鍵詞]溫清飲;復發性口腔潰瘍;中醫
[中圖分類號]R27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23-80-03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表現為潰瘍局部灼痛,口腔黏膜局限性潰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潰瘍中央凹陷,周邊充血,反復發作并具有自限性等特征。其發病率高達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首位,痊愈時間長,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現代醫學認為其與免疫、遺傳、感染及精神等諸多因素有關,但缺乏有效藥物;我中心中醫科門診2011年6月~2016年8月間以溫清飲加減與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口腔潰瘍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19~69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69歲,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1)潰瘍發作具有且表現為散在分布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灼痛明顯;(2)本次潰瘍發作日期短于3d;(3)潰瘍反復發作。
1.2.2排除標準(1)雖表現為口腔潰瘍,但不能診斷為復發性口腔潰瘍;(2)就診前服用過其他與本病相關藥物;(3)排除合并心、腦、腎、肝疾病和造血系統等或精神病患者。
1.3治療方法
治療前均囑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對照組給予康復新液(內蒙古京新藥業有限公司,Z15020805)15mL含漱,每日3~4次;治療組給予康復新液含漱,方法同前,同時給予溫清飲加味治療。主方:黃芩10~15g,黃連6~15g,黃柏10~15g,梔子10g,川芎10g,當歸10~15g,生地黃10~30g,白芍10g。隨癥加減:潰瘍創面鮮紅,舌紅苔黃脈數者,加金銀花15~30g,連翹15~30g;潰瘍創面暗紅,舌暗邊有瘀斑脈澀者,加三棱、莪術各lOg;潰瘍創面蒼白,乏力氣短,舌淡苔薄脈細者,加黃芪10~30g、太子參15~30g;陰虛火旺者,加知母lOg。每日1劑,水煎200mL,日2次分服。兩組均以7d為1個療程。
1.4評價標準
參考2006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制定的《中醫消化病治療指南》中的療效評定標準。痊愈是指潰瘍愈合且6個月內無復發。顯效是指潰瘍愈合且無潰瘍灼熱疼痛等癥狀,3個月內無復發。有效是指潰瘍癥狀減輕也潰瘍面縮小,或愈合后3個月內復發。無效是指癥狀無好轉或治愈后復發。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l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復發性口腔潰瘍屬中醫“口瘡”、“口糜”等范疇。現代醫學認為其發生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但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中醫認為本病可由先天不足或久病體虛為本,加之飲食不節,情志過極,勞倦過度等因素,內外合因,最終導致本病的發生。古代中醫多將口瘡的成因歸于火邪,《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少陽之復,大熱將至,火氣內發,上為口糜。”《圣濟總錄》云:“口舌生瘡者,心脾經蘊熱所致也。”治療則多用清熱瀉火之法。但該病常反復發作,病程遷延不愈,終致虛實兼見,寒熱錯雜之證,故非單獨清熱瀉火一法可治之。正如清朝齊秉惠《齊氏醫案·口瘡》所說:“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遍所致,當分辨陰陽虛實寒熱而治之。”應根據口瘡的不同起因而辨證施治,而不應一味運用清熱瀉火藥以治之,而應辨其寒熱,明其虛實。
溫清飲出自明代龔廷賢《萬病回春》,亦名解毒四物湯,是一首藥簡效宏的寒熱并用方劑。原方主治婦人經行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雜,面色萎黃,臍腹刺痛,寒熱往來,崩漏不止。該方由四物湯與黃連解毒湯組成,方中熟地、芍藥補血填精;當歸、川芎養血活血,使補而不滯,四藥相協,滋陰養血,活血生肌;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其組方滋陰與潤燥相合,溫補與清熱通用,養血與涼血并駕,使氣血暢通,體內積蓄的邪氣消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恰與復發性口腔潰瘍寒熱錯雜、虛實兼見之病機相吻合。李海如等應用溫清飲治療復發性口瘡患者48例的研究表明,溫清飲可通過調節復發性口瘡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而促進患者康復,療效顯著。余大強等的研究表明,溫清飲聯合創面涂珍珠粉總有效率高達81.3%。
本研究結果顯示:溫清飲加減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典型病例:董某,男,73歲,2013年5月14日初診。4年來口瘡反復發作,疼痛難忍,與進食冷熱無關,飲食可,二便調。口腔內可見多處大小不等潰瘍,周圍粘膜紅腫,舌淡紅,苔白黃有剝脫,脈弦滑。辨證熱毒熾盛,迫及陰血;立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方擬溫清飲加味:黃連10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10g,連翹30g,金銀花15g,當歸10g,生地15g,川芎10g,赤芍10g,枳殼10g。水煎服,7劑。2013年5月21日復診,患者已無新發潰瘍,疼痛減輕,舌脈同前。守上方不變續服7劑,以鞏固療效。
按:本案患者熱毒熾盛,上蒸于口,熱壅肉腐,則發口瘡;陰血虧耗,則新肉難生,最終形成口瘡反復發作,纏綿難愈之候。結合患者舌脈屬熱毒熾盛,迫及營血之候。方中溫清飲中生地易熟地,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且可滋養陰血;加連翹、金銀花兼清氣、營、血分之熱毒;枳殼行氣,以助血行,促進新肉生成。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滋陰養血之效。二診時癥狀減輕,故效不更方,守上方續服7劑,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