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玲娥
【摘要】本文從寧夏民族地區檔案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豐富民族文化資源以及民族地區檔案的價值等方面,闡述了民族地區檔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多元價值,不僅起到傳承和傳播民族地區檔案文化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民族地區檔案的各種潛在價值,推動寧夏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 寧夏;民族地區檔案;文化旅游;多元價值
寧夏民族地區檔案是寧夏發展的歷史見證,它真實、準確、原始地記錄了寧夏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內容,把寧夏獨特的回族風情、燦爛的西夏文化元素應用到民族文化旅游中,將促進寧夏旅游業的發展。民族地區檔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獨具特色,具有多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豐富民族地區文化資源
寧夏是我國回族聚居區,這里三分之一的居民為回族。因此,寧夏少數民族檔案特色鮮明。如回族的古爾邦節是犧牲和奉獻的意思,回族在節日期間要提供行善和施舍,要將自家宰的牛、羊肉分給窮人和親友,這樣才完成了這個節日宰牲的目的,這是教義規定穆斯林必須具備的善舉。不僅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給游客以心靈的震撼。
根據民族地區檔案記載,寧夏重塑民族文化景觀。如位于寧夏靈武的“中華回鄉文化園”和“中國回族博物館”。整個建筑將伊斯蘭文化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風格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濃濃的歷史文化氛圍。它通過文物史料等各種方式,展示了一個民族完整的發展歷程,是國內僅有的一座回族文化專題博物館。博物館設計獨具匠心之處體現在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再從“回”字字形上看,是回旋封閉狀,無限循環,引申為回族生生不息,回族文化綿延萬長之意。中國回族博物館通過文獻整理與探索,在把握大量中國回族與伊斯蘭文物古跡信息資料的基礎上,找出具有典型意義并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的代表性遺存,發掘其內在的演變規律。按照《回族形成的歷史文化淵源》《伊斯蘭文明與人類文明的交往互動》《中國回族的形成與其文化習俗特征》《中國回族在華夏文明史上的貢獻》《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回族》五大主題進行策展。讓游客了解中國穆斯林是如何繼承伊斯蘭文明傳統,走和平發展之路。西夏風情園是以西夏檔案史料記載為依據,以西夏文化的全景展示為主線,融合文化與旅游,并以西夏古國黨項八大部落作為園區八大寨堡的原型,園內建筑凝練了西夏建筑的精粹,是旅游觀光的絕佳勝境。
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
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民族延續與發展的基礎。而少數民族地區檔案承載著本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是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傳播少數民族文化。根據檔案資料記載回族有長期從事商業活動的歷史,拍攝的紀錄片《印象寧夏》中《吳忠回商》就介紹了回族善于經商精明能干的特征。而《回族婚禮》則體現了回族婚俗強烈的宗教色彩和地方風情。
(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寧夏高校先后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如寧夏大學音樂學院自編《花兒演唱教程》和《花兒十講》等專業課程特色教材,并聘請自治區內著名的“花兒”傳承人走進音樂學院課堂,為學生傳授原汁原味的“花兒”。寧夏電視臺根據少數民族檔案整理播出的大型紀錄片《印象寧夏》中《花兒的家鄉》由于受寧夏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的影響,使寧夏六盤山區的花兒獨具特色。既有“花兒”的某些特征,又受當地山歌(如信天游)和小調以及伊斯蘭教贊圣誦經音調的影響,形成了“山花兒”獨特的音樂特征和鮮明的個性,深受當地群眾和游客的喜愛。
三、彰顯歷史輝煌
寧夏人民在歷史上勾畫出輝煌的歷史,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如寧夏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展示了紅軍長征中的上百件遺物、文物、圖片。每年吸引無數的游客到此參觀旅游。
回族檔案作為回族文化的承載者,記錄了回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習俗等方面的重要內容,有助于人們全面、真實了解回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如在回族人民生活中廣為流傳的關于回族族源的民間傳說《回回原來》,講述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歷史,反映了回漢人民團結互助的歷史根源以及回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重要地位的歷史。為游客了解回族文化奠定了基礎。
四、凸現藝術價值
藝術反映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個性越典型,其藝術價值也就越高。寧夏的剪紙、泥塑等極富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活態傳承的方式,蘊含在寧夏百姓日常生活中,構起精神文化家園,并以其鮮活的生命力,恰如其分地彰顯著絲綢之路上民俗文化深厚底蘊。回族的花兒、口弦、踏腳、回族刺繡等受到人們青睞,其優秀成果已成為非物質文化的精髓得以保護、傳承和發展。
西夏檔案凝聚了西夏黨項民族的智慧,處處體現出西夏人民對美的追求和創造。西夏檔案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建筑、雕塑、繪畫和篆刻藝術等方面:1.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西夏王陵、西夏古佛塔的構件上。如瓦當是用于建筑物上,將繪畫和雕刻藝術融為一體,起到了裝飾的作用;摩羯是用于殿宇屋脊上的裝飾物,形象奇特,色彩艷麗,黨項民族用于消災免禍,逢兇化吉;伽陵頻伽是佛教里會唱歌的神鳥,雙手合十于胸前呈祈禱狀,翅膀展開,尾巴高翹,藝術美感強烈。2.雕塑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最有特色的是力士支座(又稱人像石碑座)。2008年寧夏新修建好的寧夏博物館就采用這一藝術構思作為建筑裝飾,成為寧夏博物館建筑外觀的一個亮點。3.西夏繪畫品種豐富,有木版畫、版畫、壁畫、還有繪制在紙、帛、布上的各種卷軸畫(包括唐卡)。由于受傳統佛畫和周邊少數民族的影響,具有較高水平影響和顯著特色。4.篆刻藝術主要用于西夏文字雕刻,西夏文字由于筆畫繁復,撇、捺較多,體現出來的篆刻藝術結構工整,遒勁有力,挺拔而美觀,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五、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寧夏民族檔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包含大量的科學知識。如回族醫藥是我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寧夏具有豐富的回族醫藥檔案資源,在對回族醫藥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來在科研人員不懈的努力下,“先后整理出版了《回藥本草》《回族醫學奧義》《中國回族醫藥學》《回族方粹》《回族醫學簡史》等回族醫藥文獻。”對促進寧夏回族醫學技術發展、宣傳回族醫藥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夏時期科技檔案如天文檔案、歷法檔案、醫藥檔案、地圖檔案、印刷技術檔案等是西夏科技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夏王朝的珍貴史料,為游客了解寧夏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提供獨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蘊,體驗更多的異域文化。
六、提升經濟價值
民族地區檔案是發展旅游業的一個重要資源。寧夏根據民族檔案內容,圍繞生態休閑和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確立了“天高云淡六盤山”品牌形象,把旅游作為“十三五”發展的重中之重,舉全力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形成“高原綠島、長征圣山、絲路重鎮、丹霞奇觀、回鄉風情”等旅游品牌。去年“十一”黃金周,僅固原市接待游客42萬余人次,收入1419.07萬元,創歷史新高。2015年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在央視熱播以來,西夏王陵景區游客量較往年大幅上漲,經濟效益巨大。西夏文化遺產在經濟價值方面另一個特征就是它的持續增長性。西夏王陵是目前發現的唯一的一座西夏時期的帝王陵,又是國家公布的100項大遺址中寧夏僅有的兩處大遺址之一,所以它的價值和挖掘潛力是不可估量的。西夏時期古佛塔、重建的中華回鄉文化園和西夏風情園等旅游景點在滿足游人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七、利用民族地區檔案文化,落實全業融合的新舉措
(一)利用民族地區檔案文化,促進旅游與特色文化融合。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檔案文化資源,在體現寧夏特色和寧夏味道上下功夫,在寧夏歷史文物開發利用上下功夫,推動寧夏旅游業的發展。
(二)利用民族地區檔案文化,推動旅游與優勢產業融合。全力促進旅游與新業態發展,創新旅游精品線路,提升旅游發展水平和綜合價值。
(三)利用少數民族檔案文化,推動旅游業與新生活方式融合。利用少數民族檔案文化,培養發展旅游與教育融合,旅游與休閑的融合,旅游與健康的融合,旅游與新型養生的融合,旅游與互聯網等全域旅游的新業態,打造集“食、住、行、游、購、娛”和“環境、科技、文化、休閑、信息”諸多要素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實現習近平總書記來寧夏考察時明確指出的“塞上江南越來越美,孕育著新希望。希望寧夏在西部大開發中不斷闖出新路、創造美好前景”。不斷提升寧夏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
(本文是寧夏大學2014年校級社科基金項目,課題號SK1412)
【參考文獻】
[1]劉伯山.徽州文書的遺存及特點[J].歷史檔案,2004(1).
[2]張占武,吳月莉.加強回族醫藥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北京檔案,20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