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慧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策略;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059—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東西方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也在不斷的提升,并且取得了有效的成績。但是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單詞、句子的教學,沒有注重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之后不會有效的應用,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因此,依據對英語實際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將英語教學生活化成為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的學生正處于對事物認知的時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依據生活化的教學方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實際教學中,依據生活中的場景和內容進行英語教學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英語學習難度,促使課本和實際生活得到有效結合,并且為英語知識提供有效的依據,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同時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觀念,可以有效地建立自主學習的觀念。創造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在有效的教學環境中提升自身的英語知識和應用技能,以此實現生活化英語教學實施的目標。
二、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 創造生活課程教學氣氛。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將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想實現優質的英語教學課堂,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定的生活化教學氛圍,注重支持和鼓勵學生進行學習,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生活化教學中,并且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培養自身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生提供同樣的表達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也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對教師相互信任,以此更好地進行英語教學工作。
2. 創造生活化英語情境。在進行小學時期的英語教學時,教師要有效結合生活實踐在英語教學知識中應用,以此為學生創造更為生活化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可以多方面地了解英語知識,提升自身的英語知識系統和應用能力。小學時期的英語教學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入手,對實際教學進行設計和創新,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注重英語的實用性。例如,在學習有關大自然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觀察大自然中都有什么,如昆蟲、花、草、鳥等,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觀察描述一些自己看到的場景。這樣結合生活實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情況中,學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了解英語知識。
3. 選擇生活化的英語內容。要想提升小學生英語生活化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選擇有效的生活案例,不斷地融合到小學英語知識教學中,促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其含義,可以將英語問題和實際生活得到有效結合,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化的設計,實現更為優質的英語教學工作。同時,教師需要不斷將生活案例引進實際教學工作中,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獲取知識的途徑,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效的依據。
4. 布置生活化的作業。現階段,英語在國家化語言應用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等多個方面中都有體現,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機會,為學生設計一些豐富的課堂生活實踐,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和生活實踐中可以更好的應用,以此提升學生具備英語知識系統和應用技能。生活化的英語作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有效地融入到英語教學工作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更加注重英語教學工作,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以此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綜上所述,在新的小學英語教學標準提出之后,尤其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依據學生的生活實踐,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力。小學時期的英語教學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結合生活,也就是在做中學,在學習中應用的形式,生活化的教學不但要求將課堂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生活實踐有效地結合到一起,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聽、讀以及寫等多種能力水平,以此為學生未來的英語應用奠定更好的基礎。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