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蓮
摘要:高中時期教師與學生迫于高考的壓力,除了需要完成正常的上課教學任務外,還需要課下通過做作業的方式提高數學水平。但是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存卻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問題;研究
在高中階段數學的作業問題是受到教師們的廣泛關注的,一方面,通過完成數學作業,學生們可以對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加以鞏固,也可以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另一方面,做作業可以督促學生學習數學,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但是,現如今高中學生的數學作業量卻越來越大,教師總想讓學生在課下多學習,卻忽略了高中學生原先就有繁重的課業壓力的情況,如此龐大的作業量會將學生壓的透不過氣來。作業應該講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因此,本文針對高中數學作業的相關問題展開了詳細的敘述。
一、高中數學作業中的不足之處
高中數學作業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作業,數學作業主要以練習大量的題型為主,某些做題規律學生通過做題自然而言也就懂得了,但也直接導致了題目的難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做題成績與完成作業的興趣。據調查顯示,高中數學作業存在著大量的弊端,高中數學作業多且雜亂無章,毫無規律可循。首先,高中數學作業缺少針對性,無法對每一位學生柔弱的地方進行系統的訓練;其次,高中數學作業缺乏層次性,教師一般情況下布置作業時都是根據大多數同學的進度統一進行,然而這樣對那些基礎差的同學是不起作用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最后高中數學作業類型單一、缺乏多樣性,令學生在做題時感到無趣。
高中作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教師對數學作業的認識不充分、不全面造成的;其次從教材方面來說,高中數學教材中的練習題有限,無法大量作為作業讓學生練習。還有一點因素來自學生家長,家長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不要閑著、多做題,因此,總是為學生準備大量的做題資料。然而,這卻與教師布置的作業相沖突,讓學生無法按照教師的計劃進行提高,會打亂教師的教學計劃。從以上分析看來,高中數學作業急需進行調整。
二、高中數學作業的功能
為何從小學開始,教師就喜歡給學生布置作業呢?因為,作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學生們通過做作業的這個過程可以不斷積累做題經驗,為以后的做題打下基礎。其次,可以不斷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不斷的做數學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題的熟悉度,學生會在做題中發現數學的奧妙,增強對數學的興趣,數學作業不僅對學生有利,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有很大幫助,學生做完作業之后上交給教師,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可以與學生進行間接的交流溝通。通過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做題狀況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則可以在教師的評語中得到鼓勵,從而保持對數學的學習信心。因此,在高中階段加強作業布置是必需的。
三、如何布置高中數學作業
(一)堅持適度適量原則
適度適量原則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能夠保持合理的作業量,讓學生不會感到負擔的同時能夠對學生學過的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鞏固復習。
(二)堅持數學思想原則
既然是高中數學作業,那么必須要體現數學思想,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做一些體現數學思想的作業,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本質與靈魂。比如,讓學生做一些與不等式有關的應用題,學生可以在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總結不等式的規律與原則。
(三)堅持自主性與層次性原則
首先,高中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在作業當中也應該體現這一點,并且要時時刻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需要布置能夠讓學生產生主動去學習的興趣的數學作業。其次,數學作業一定要體現層次性,因為不同學生所具有的數學能力不同,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有所區分。教師可以將布置的數學作業為分為基礎題、提高題、選做題等三個層面;基礎題主要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一些基礎理論的簡單應用,如統計、概率、算法初步等;提高題則是一些比較有難度的題目,屬于高考中的重點考查題型,比如三角函數、平面解析幾何等;選擇題又可叫做拓展題,這部分的題是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向外延伸的題目,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選擇。數學成績較差的同學可以選擇基礎題,而數學成績比較好、水平較高的同學可以選擇提高題,在有剩余精力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選做題的提高,拓展自己的數學視域。
(四)堅持合作性原則
高中作為學生即將邁向大學生活的過渡階段,教師不應只教給學生相應的數學理論知識,更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做人以及能夠在社會中生存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要知道,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不可能永遠只追求個人的利益,更需要做到的是集體的力量,講求合作與共贏。因此,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教師不應該只布置給學生一些獨立完成的作業,更多的是要給他們共同思考研究的機會。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用不同的方式對圓柱的體積公式進行推導,并且在上課時小組內選出一位代表,講解本小組所做出的答案。通過這種合作的方式,每位同學可以展現自己所擁有的數學知識點,認識到自己在小組中所發揮的作用,并且能夠互幫互助彼此彌補各自的缺點,從而實現小組利益的最大化。
(五)堅持創新性原則
一種事物不可能永久的保持一種存在形式,經過時間的磨礪必然要進行創新,展現出一種新形式。教師在布置高中數學作業時也應如此,不應仍選擇陳舊的布置作業的形式,只重視紙質作業,讓學生們通過做題來提高數學成績。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中數學布置作業的形式也應豐富多彩,比如說,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一些與數學相關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在自己身邊找尋與統計、概率相關的生活事件,在增強學生對生活觀察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其次,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數學作業中幫助學生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光數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問題,學生也可以在平時的數學作業中向教師大膽提出自己的數學疑問,尋求教師的解答。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盡其所能得改善高中數學作業的布置形式,不能讓學生每次做作業都只是在應付、而不是真心投入。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數學作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并且能夠喜歡上數學,從而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