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薔
摘要: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被提高到一定程度。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抽象的音樂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可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大大提高學生的鑒賞美、欣賞美、感悟美的能力。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交互式一體機的運用在小學課堂中應運而生,它結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并以其更多的功能性在小學教育中得到了普及的運用,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好幫手。
關鍵詞:交互式;一體機;音樂教學;運用;有效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如何科學合理地提高音樂課教學量,已成為新時期廣大音樂教師一個普遍研究的重要課題。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機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傳統音樂課教學的課堂結構猶如老八股一樣千遍一律的呆板,這自然易使學生感到乏味,在當今一日千里的信息時代,要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切實轉變課堂結構方是唯一的出路。多媒體課件則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給學生造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自覺發揮潛能,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加大知識密度,提高教學效率。對激活音樂課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有效地促進了我們的音樂教學。
一、交互式一體機的出現,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的圖像處理,文本轉換、動態演示等多媒體操作的難點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交互式一體機的出現帶來課堂上的新風向,最大的優勢就是將多媒體教學中的黑板、計算機、屏幕、書寫、資源等各種資源融于一體,它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的圖像處理、文本轉換、動態演示等多媒體操作的難點,同時又克服了黑板空間容量有限、資源呈現單一的缺點,使表象的只是最大程度的展現在學生的眼中,儲存到記憶中。當然,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給教師提出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好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性強、課堂內容多姿多彩、課堂感染力強。
二、交互式一體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了教師“教”和學生“學”方式的轉變
交互式一體機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表現力、感染力,為整個課堂增光添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打開視野之窗,教師積極發揮主動性的同時,提高了課堂的教學實踐性,改變學生的學生方式,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創設了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交互式一體機上的音響設備,使學生在上課前幾分鐘迅速的進入到畫面中,學生踩著音樂走進教室,激發了好奇心和興趣,紛紛猜測畫面上的樂器是什么,使課堂自然地轉入只是學習中,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課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教學實踐中獲得教學實踐經驗,交互式一體機將這節課的管弦樂內容很好的呈現出來,學生很快的進入狀態,并開始欣賞音樂所帶來的氛圍,無形中促使知識的內化,很順利的突破了音樂教學展示的特點。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成長載體,所謂教學相長正是如此,利用交互式一體機的聯網功能,教師熟練的掌握了網上查閱資料的技能,有效的使課內教學驗身到了課外教學,優化了整個教學結構,不再是單一的說、聽形式,交互式一體機上的書寫功能,直接讓教師在交互式一體機上進行演示,演示、教學兩不誤,很好的節約了時間,又不耽誤課程,更沒有打斷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生反而自愿地、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激發興趣引路。喚起情感體驗。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樂譜、圖片和相關的輔助資料,僅僅依靠板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進度和接受的效果,學生也沒興趣,而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為音樂教學創設形聲兼備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心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春天來了》是一首歡快的歌曲。我先讓孩子們說說春天的景色,然后讓孩子們觀看電腦里制作的春天景象,風和日麗、鶯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展示在孩子們的眼前,孩子們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哇!多美呀!把他們帶入了悠閑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情境之中。接著多媒體動畫呈現了“融雪”“桃花”“小鳥”“蜜蜂”“楊柳”等都在高興地歡唱著《春天來了》的景象,學生們的歡快情緒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漲了起來,紛紛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旋律表現起春天來了的歡樂舒展的動作情境。看到他們投入的眼神,專注的表情,教師就能輕而易舉地向孩子傳遞了春天的信息,使他們滿懷激情地演唱了這首歌,從悠揚的歌聲中抒發了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打開智力大門,全身心愉悅課堂。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
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現力,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可恰當引入一些視頻,以啟發學生由眼前的景象,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可能發生的變化,從而加深對眼前景象的認識,豐富觀察的感受。如我在教授《新疆是個好地方》一課時,運用交互式一體機,一幕幕地呈現出新疆風土人晴和美好風光的畫面。通過點擊屏幕拉近遠處的草原,看見近處的羊群,然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伴著音樂給歌曲配上自己創編的歌詞,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學習《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時,讓學生觀看了一段楊麗萍老師的舞蹈《雀之靈》,畫面中那優美的舞姿,輕盈的步伐,醉人的旋律,把學生帶入了影片極力渲染的情景中,很多學生情不自禁的跟著畫面一起舞蹈。讓學生眼中能“看”,耳中能“聽”,手中能“舞”,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親生體會了作曲家的創作意圖,能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總而言之,我們的教育對象好奇、好動、好勝,注意力的持久性差,在音樂課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愉晚有趣的情境,對成功地激活音樂教學和推進音樂教改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音樂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等優點,為教學服務。因此,我們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交互式電子一體機的開發、整合這些資源,讓學生通過音樂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拓寬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輕松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