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平
摘 要:我國的勞動力職業技能不足,創業人員即使有充足的創業意愿,但是創業能力不夠,能夠創業成功的寥寥無幾?;诖藢ι鐣趧恿M行就業、創業培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創業的原因,然后具體分析了如何有效做好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創業。
關鍵詞:就業 創業 培訓
一、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就業問題的突出,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更加重視民眾的就業問題,而對勞動者進行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就業者就業能力與就業機會的有效途徑。
二、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業的就業門檻逐年提高,就業人員再利用傳統的就業技能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同時近些年各類技術層出不窮,就業者如果還固守陳舊就很難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社會的需求,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生存。隨著黨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社會上出現一股創業熱,以創業帶動就業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政府也鼓勵有能力的人員進行創業。因而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途徑
1.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第一是采取免費培訓的制度。定期將用于培訓的“培訓券”免費發放給愿意接受培訓的城鄉勞動力,以鼓勵其自愿的參加勞動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不斷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其二是建立一定數量的定點培訓機構。政府有關部門通過競爭評選確定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的培訓機構與專業;其三是設立專項培訓資金,通過政府財政撥款來籌備基金以用于全民的就業創業培訓,不斷提升人們的就業創業能力。
2.科學分類開展培訓。有針對性的培訓是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此應該采取以下途徑:第一是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本市內即將就業的勞動力,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就業技能的培訓,根據其將來從事的職業,提升其專業技能,強化培訓,讓其擁有一技之長,至少讓其具有初級以上的職業技能水平,以滿足未來職業需求;第二,開展農業實用技能培訓。對于55歲以上的勞動力且不適合進城務工的勞動力來說,應該加強其畜禽養殖、經濟農作物種植以及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等的技能培訓,讓其在家也能夠有工作可做,實現自身的價值;第三,開展創業培訓。對于有創業意愿同時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各類勞動者或者已經在創業初期的勞動者來說,應該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創業技能培訓,重點加強其創業意識的教育、項目指導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培訓,以提升創業者的創業技能,為其創業道路保駕護航。
3.全面創新培訓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勞動市場環境的變化,傳統的創業、就業培訓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為此應該全面創新培訓模式,以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方式來提升勞動者的就業、創業技能,為此應該做到:第一,開展定向培訓。依據具體企業的用工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特色,讓定點培訓機構根據具體的職業需求,以就業為目標,采取校企結合的培訓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定點培訓;第二,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有條件的定點培訓機構應該到具體的鄉鎮或村里建立起流動培訓點,以提升培訓服務的范圍。據我所知近兩年所在市內已經有近十家定點培訓機構進行下鄉培訓活動,涉及到多個鄉鎮、鄉村設立流動培訓,主要進行的是烹飪、農業實用技能、縫紉、電氣焊以及創業技能的相關培訓。其三,開展創業實訓。對傳統的創業培訓模式進行變革,通過引入國際上先進的創業模擬實訓系統,進而建立起本市的創業實訓基地,然后聘請專業的創業培訓師對創業者進行創業知識與創業模擬相結合的培訓,讓創業者自主的進行創業活動模擬,主動的參與到公司從創立到經營的整個過程,使學員能夠通過模擬創業過程發現自身的不足,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業能力,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而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第四,“送出去”培訓。為了提高創業培訓的層次,選拔出一批創業帶頭人,并定期的對創業帶頭人進行更加先進的培訓,比如組織其進行大學的創業教育。
4.健全監督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制度是提升培訓質量的保障,為此應該建立以下制度:第一是健全監督檢查制度。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組成監督檢查組,對培訓的過程實時的監督檢查,同時審計、財政部門應該及時的參與到具體的培訓監督中,對培訓機構的各種培訓及時的規范,確保培訓質量;第二建立“考培分離”的考核評價制度。也就是說培訓單位只對勞動力進行培訓,不能進行考核定級,考核定級工作由勞動局的有關部門完成,并根據考核情況作為對培訓單位申領經費的依據;第三,實現培訓全過程的計算機實名管理。通過計算機來精確的監督培訓過程;第四,構建完善的培訓資金審核、撥付制度。培訓機構在完成培訓后,審計部門應該仔細的對培訓鑒定資料進行審核,重點審核申報資金的各項材料,依據考核合格人數進行資金的撥款,以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率。
5.強化就業創業服務。就業創業服務同樣是提升就業、創業者能力的重要保障,為此需要做到:第一加強創業服務。建立起創業、就業專家委員會,成員主要包括法律、創業培訓師、金融、工商、稅務以及企業家等行業的專業人員,以有針對性的對就業、創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咨詢服務。從市到鄉鎮的各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該積極的開展創新型鄉鎮、社區活動,為就業、創業人員提供就業、創業的指導,同時為創業者提供創業項目、創業場地以及小額貸款的擔保服務,為創業者的順利創業保駕護航。
四、結束語
總之,強化就業創業培訓,促進就業帶動創業已刻不容緩,這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與主導,同時需要社會各部門成員的積極配合,只有全社會成員參與進來,就業、創業的成功率才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韓金虎,嚴良軍,丁杰.“返鄉創業潮”引領新農村建設——江蘇省興化市“返鄉創業潮”蓬勃發展引發的思考[J];中國勞動保障;2006年07期.
[2]珠訓,創業培訓:靈活方式帶來顯著效果[J];創業者;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