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宇
摘要:吉林地區農村的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有密切聯系的。相對于發達東部沿海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吉林地區雖然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差距,但是近年來在我國素質教育加強的大背景下,也不斷通過努力和探索,研究更好的手段和方法,由傳統的教育方法向著創新和復合的方向轉型升級,為我國的音樂人才的教育基地的培養和維護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本文圍繞吉林地區的中小音樂教學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探索適合極力地去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發展之路有幫助。
關鍵詞:音樂教育;吉林地區;教學理念
吉林省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與吉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有著一定聯系的。吉林農村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在人員素質、課程設置、課堂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還有差距,因此在落實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標準上還有很多難點需要去克服。針對這一問題,經過教學工作者的不屑努力,吉林很多地區的農村中小學在開展音樂教育的發展之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吉林地區農村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值得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針對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討論。
一、吉林農村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
(1)從當前吉林農村地區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師資上看,目前的音樂教師的基本學歷結構中,本科教育水平的占到不到三分之一,高中和專科學校學歷的占70%以上,有的學校音樂教師的缺口比較大,需要采用兼職或者代課的方式進行彌補。另外在停課的現象上,由于考學的因素,一些初三和高三年紀的音樂授課已經停止,即便是正常開課的學校,也會在考試前期停止授課。
(2)在教學設施的配置上,一些音樂教學的設施還遠未達到現代化教學的要求,例如在吉林市的某些小學音樂課上,鋼琴的配備達到了70%,手風琴、電子琴、風琴的配備占90%,但是多媒體的音樂設備的配置還比較缺乏,甚至一些學校還無法進行多媒體教學授課。
在教學場所上,一些中小學的音樂課教師中,能夠達到演出和合唱排練水平的只占到60%,能夠進行管樂隊、多媒體欣賞的場所還不具備固定地點的條件。
(3)在教學環節上,教學進度目前主要依靠教材和教師來推進,但是由于教師的數量不足,或者兼職和代課的情況,使得一些本來應該上的課被不斷調整,或者由于一些教師的創新力理念的問題,使得課堂顯得乏味,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內容上,一些音樂課的內容多以唱歌為主要授課內容。因此學生除了學習課堂的那點知識外,對于課堂外的音樂活動知之甚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的音樂素質。二、吉林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中存在主要問題
(1)部分中小學的領導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足,使得音樂教學被邊緣化,甚至由于為了給考試讓位而取消。一些學校的行政領導將音樂學科視為與升學率無關的事務,因此在音樂素養的培養、音樂教學的功能、音樂教育的意義上不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從而對于中小學生全面素質教育起了不好的作用。
(2)在對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中,本應是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的身心教育和發展,尤其是音樂教育,本是全民素養不斷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育部門對于學校和教師的評價,停留在是否能保持升學率,是否能夠獲得好的考試學科的分數上,而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的音樂教學,卻沒有被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中小學的辦學宗旨方向與全民素質教育的方向發生了一定的偏差。
(3)在音樂教師的素質方面,現有的教學專業音樂素養不能達到音樂教育活動的要求。很多教師身兼數職,在音樂教學上不專業,綜合音樂教學素質不高,有的教師對樂理知識一竅不通,因此,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三、解決吉林地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問題的對策分析
(1)首先,作為學校管理方,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教學新理念,摒除依靠文化課成績來判斷學校或者教師業績的位移標準的做法。
(2)通過師資隊伍的建設,音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受過高等院校音樂教育的背景,然后要懂得音樂教學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能夠不斷通過創新,研究學科的技能傳授與教學實踐的單調等問題,利用自己所學專場,將新的理念融入到基層音樂教學工作中去。
(3)通過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正確定位,將素質教育,陶冶情操作為音樂教學工作開展的支點,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溝通,形成濃厚的音樂教學氛圍,營造吉林地區良好的中小學音樂教學環境。
四、結語
吉林地區農村的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在師資力量、教學投入、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等很多方面,遵循音樂文化多樣性、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原則,進行突破和創新,改變當前的一些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在社會各界、專家學者、教學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不斷進行音樂教育改革,力爭開拓出吉林地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