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嶠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在不斷的進步,傳統的教育理念有一些思想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步伐,新課程理念隨之而出得到大力的推廣。本文筆者立足高中數學改革發展的現狀,為提升高中數學的教育質量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新課改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與不足,諸如教學認識不夠深刻、教學選擇單一固化、學科規劃不夠完善等問題都是傳統高中教學不足的體現。教師上課的教學目標缺乏科學的規劃,教學缺乏科學的參考標準,教學目標的設立也需要有一個良性的杠桿,然而這恰是傳統教學忽略的問題。新課程推廣是一個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努力、長期關注的問題,需要教師持久的關注與努力的付出。本文筆者立足教學發展的實際,為更好的促進高中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幾點建議。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發展的現狀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將教育選擇固化,學生可選擇的學習內容十分有限,對于知識的接受學生沒有充分的選擇權,對于課堂學生也沒有充分發抉擇權。不論是從學校的發展還是學生個人的選擇,教育都是一個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努力、共同思考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傳授知識給學生不單單是一個任務,教師也不應把傳授知識給學生當作教學任務來完成,如果僅僅把教學當作任務,那么教學就會缺乏很多樂趣與價值,學生不能充分享受到優良的學習氛圍,教師也不能傳授給學生最多的知識和最多的技能。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性更強一些,缺乏對學生各項能力比如分析意識、邏輯思維、個人情操以及價值觀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要給自己設立各種方向,監督自己規范個人行為,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教師不應以快為準,圖所謂的“高效”,把教學進度當做教學的唯一參考,應該重視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其思維、個人價值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僅以傳授給學生單一的課程知識為標準。知識是有限的,能力是無限的,知識只能帶給學生理論的學習,卻不能幫助學生學到更多對未來發展產生更多影響的內涵知識。
基礎永遠是重中之重。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忽略對學生基礎的研究,導致教師的教學缺乏鮮明的針對性。增強教學特色離不開對學生個體特色的分析,把握好特殊性才能更好地與教學的普遍性相結合,脫離教學的特殊性強調學生學習總體狀況的普遍性在教學中無疑容易出現誤差,也不利于教學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考察學生的基礎狀況,需要參考學生的實際發展,而不應脫離學生的具體情形空談教學發展。另外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導致很多學生即使具備較多的知識,較高的素養,在具體的實踐中仍不具備較高的能力,缺乏具體的實踐操作技能。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評估,對學生的評估、對教師個體的評估以及對未來的估量。
教學模式要重視師生之間的合作,師生地位在教學中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高與低,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努力與學生的配合。傳統高中數學教育通常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位置放的過低,導致學生對于學習沒有充分的學習興趣,個人價值也沒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實現。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學生怕老師,不敢親近老師,覺得和老師除了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之外沒有更親近的關系,因此師生要保持平等的交流,要積極友好地合作,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新課改對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在認清教學實際,發現教學問題的基礎上要有明確的教學規劃、清晰的教學目標。我們要制定清晰的教學計劃,做好教學發展的每一步,比如,在教授幾何這塊知識的時候,教師要仔細鉆研教學情形,要站在總體的角度看待全局發展,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體系,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攻克,帶領學生穩定學習,穩定進步。重視教學的效益而不僅僅關注教學進度。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對于學生的培養存在著許多問題與誤區,尤其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動手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方面明顯不足。許多教師模糊地認為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就是要改革應試教育的弊端,是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這顯然是一個誤區。新課改重視創新性,教學方式的創新,師生合作的創新等方面都可被視為教育創新的重要步驟,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教師在教學目標中還應增加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板塊。比如,在教統計這塊內容的時候,教師的教學目標需把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列入計劃內。
(二)重視基礎教學
新課程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基礎教育。新課改推廣后的學期測試與傳統教學測評存在明顯的不同,即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檢測更加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高中數學課程是義務教育后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包含了數學中最基本的內容,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高中數學課程對于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系,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重視檢測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情況,還要注意在教學與預習之間做好銜接工作,實際上做好銜接,攻克好課程與教學的過渡便是提升教育質量的一大步。比如,教師在教導數這塊內容的時候,還應重視帶領學生分析導數含義的探究工作,引領學生在基礎的學習中領會不同知識的思維角度,文化內涵。
(三)加強技能培養
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實踐,能夠對學生的生活以及將來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新課程理念重視時效性,強調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力求高效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操作知識的能力。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對概念、結論和技能的記憶、模仿和接受,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都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的根本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方法。例如教師在教給學生算法的知識時,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還應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也應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
三、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通過短期培訓提高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的能力與信心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數學教師也要切實落實與數學新課程教學一起成長的理念,要認識到實施數學新課程教學就是數學教師一次新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