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良
摘 要:針對部分“留守兒童”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中,不能主動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比較差等問題,筆者從培養他們的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后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反思等方面良好數學學習習慣,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留守兒童;小學數學;學習習慣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走進城市務工,在鄉村見到的多數是老年人和兒童,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講的留守兒童。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人數比較多,且這個群體的人數正在不斷擴大,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
“留守兒童”因長期離開父母的正常監護,缺乏親情,管理不周,教育不當,導致學習習慣差,生活習慣混亂。部分“留守兒童”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中,不能主動學習,沒有主動看書、預習、閱讀的習慣,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比較差。他們逆反心強,以自我為中心,經常違反紀律等。因而我們作為在農村任教的數學教師,必須正視留守兒童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有效的解決此問題。那么,怎么培養農村留守兒童數學學習習慣,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通過熟悉班里的留守兒童的背景和現況,個別談心,電訪,家訪等找準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并把留守兒童的情況作相應的記錄。要培養好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需要老師的關愛、理解、鼓勵和耐心輔導。
1 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良好的數學課課前預習習慣
古語有云: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就強調做什么事情,事先打都要做好準備,因此,要培養留守兒童的良好習慣,首先就要他們學會課前預習。通過預習,可以讓他們了解上課前的重點和難點,利用預習的數學知識,如:定理、公式或者解題方法試著做一些習題,從而使他們在上課以前,要學生明白自己想學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學生學習就有了目的,課堂學習就會充滿活力,學習不再是別人的事,自己就會變成課堂的主人。另外,課前預習可以培養“留守兒童”學習數學的自主性,自覺的探索更多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2 留守兒童上課認真聽講習慣的培養
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學習好,課堂教學任務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學時我們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首先要經賞留意留守兒童是否精神集中,個別學生經常出現打嗑睡,說話、搞小動作,注意力沒辦法集中,這種情況就要電訪或家訪,與家長溝通,找出根本原因。
如有個學生梁某,以前成績還算不錯,這段時間一回到學校就睡,更不用說上課了,通過電訪,了解到奶奶基本是管教不了,每天晚上都出去玩,經常超過12點才回家,只能與遠地的父親聯系,通過多次的交流,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采取了不少的辦法,如在家每天記錄睡覺時間,家長定時打電話回家詢問情況、督促他要早睡早起,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并鼓勵他要積極上進,梁某感覺到父母前所未有的關愛,漸漸改掉了晚歸的壞習慣,保證了睡眠時間,很快就精神飽滿地回到學校上課了。這類留守兒童要特別注意,一個閃失就從優變差,更談不上去轉化差生了。
也有個別留守兒童對于學習不感興趣的,那就要從備課下功夫了,把無味的知識變成樂趣無窮的小游戲,兒童總是喜歡一些會動,會說,或者是一些小故事,有興趣才有學習動力,學習起來事半功倍。指導留守兒童記好課堂筆記,只有清楚老師在教什么,他們才會學到什么,才會大膽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老師的鼓勵下,認真學習的習慣慢慢養成了。
3 留守兒童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留守兒童缺乏監管,自制能力差,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首先要幫助留守兒童科學地制定家庭作業計劃,保證學習的時間,如幫他制定在家7:00~8:00為學習時間,在這一小時內認真地完成當天的數學家庭作業,遇到難題要打電話向老師請教。明天,我會及時跟蹤,爭取第一時間檢查或批改他的作業,發現作業有進步就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此增強他的自信心,讓留守兒童感受成功的快樂。如發現其作業有錯誤,就耐心輔導,讓他及時改正錯題并培養其敢于克服學習困難的良好習慣。其次就是根據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從他們的實際知識水平出發,有效地控制作業的難易程度和數量的多少,使留守兒童經過努力,有足夠的能力夠克服困難,輕松地、自覺地按要求完成作業。
4 留守兒童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要求留守兒童明白書寫姿勢不對的危害,指導留守兒童做到規范動筆,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數學計算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做算術的時候,數位要對齊,先讓學生模仿,并對比觀察,同學之間對比書寫情況,舉行書寫比賽。例如4道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讓留守兒童參與其中,并要求他們做到書面整潔、字體規范,格式正確,如能按要求書寫,可以給予獎勵,并提醒他們以這次作業的書寫為標準,為以后的作業書寫起到參照和督促的作用,有了動力和書寫的參照標準,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可以逐步養成了。
5 讓留守兒童養成及時小結、反思的習慣
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就指出:反思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反思是一個知識小結、方法提煉的過程;是一個吸取教訓、逐步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收獲希望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反思.是我們數學老師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務。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筆者認為首先,在課堂結束后中可讓學生反思:今天老師講了什么知識點,我學到了多少,哪些地方還存在疑問等;其次,在解題方法規律處反思,在解決此題中我們用到了哪些性質?解決此題的關鍵何在?通過解題你獲取了什么樣的技巧與方法等方面進行反思,解題完成后,引導學生把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引申、遷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第三,在學生易錯處反思。學生若能從易錯處進行切入,進行解后反思,則往往能對癥下藥,找到病根,從而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綜合能力。
教育學家斯賓寒曾說過:正確地進行教育.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而是一個復雜和困難的任務。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習慣還有很多,還需慢慢探索,如何培養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習慣還是我今后研究的對象,在工作中不斷完善和探索,為今后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廖祥敏.“三心、二意”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數學學習問題[J].江蘇教師,2012(1).
[2]蘇瑤.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