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存蓮
【摘 要】 目的:探究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1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產程、出血量及圍生兒結局。結果: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圍生兒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圍生期實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初產婦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改善圍生兒結局,從而提高分娩質量。
【關鍵詞】 圍生期 健康教育 分娩質量
圍生期是指自懷孕第28周到出生后一周,此階段的胎兒和新生兒稱為圍生兒。圍生兒易受到胎內、分娩過程中及出生后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患病,甚至死亡。產婦圍產期身體狀況可直接影響產婦產后恢復及腹中胎兒健康,因此在產婦圍產期給予健康教育,對促進產婦產后恢復及提高胎兒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給予初產婦圍生期健康教育,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142例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1例。觀察組年齡23-32歲,平均年齡(27.25±2.01)歲,孕周38-41周,平均(39.55±0.08)周;對照組年齡24-34歲,平均年齡(26.98±1.76)歲,孕周38-41周,平均(39.26±0.15)周。納入標準:①胎兒經B超檢查顯示發育良好,胎音與胎心率無異常;②無嚴重性肝腎功能不全;③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高血壓、糖尿病;②合并精神性疾病。兩組初產婦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初產婦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常規檢查、體檢、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具體干預內容包括①成立圍生期健康宣傳小組,收集圍生期相關健康知識;待產婦待產入院后,向產婦發放健康教育路徑表,對產婦實施個性化、一對一分娩健康教育教育,促使其充分了解分娩過程,三個產程及各產程中子宮收縮變化;對分娩各階段應對方法進行指導;使其知曉妊娠生理變化。②護理人員對母乳喂養好處及如何護理新生兒等向產婦進行指導;向產婦講述陰道自然分娩的好處,使其對陰道分娩具有充分認知與正確理解;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待產相關知識,指導孕產婦掌握呼吸鎮痛方法,向其介紹無痛分娩的利弊。③護理人員產房內為產婦提供全程服務,指導孕婦學習運用減輕宮縮疼痛的技巧;按摩產婦腰部或子宮以幫助其減輕宮縮疼痛;指導產婦正確應用腹壓,宮縮間歇及時為產婦補充熱量;并為不能正常陰道分娩產婦,做剖宮產術前準備。④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向其講解如何保持產后衛生,避免切口感染,鼓勵產婦在24h后室內下床活動,并教其做孕后健身操;告知其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方式、產程、出血量及圍生兒結局。
1.4 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使用SPSS18.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分娩方式、圍生兒結局等計數資料以率“%”描述,采用χ2進行檢驗;產程及出血量等計量資料以(x±s)描述,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
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對比兩組產婦產程及出血量
觀察組產婦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產婦由于受知識水平、家庭環境等因素影響,致使其對孕產知識了解程度存在差異,甚至存在部分產婦孕產觀念錯誤,因此,圍產期健康教育是臨床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2]。相關研究表明[3],初產婦對分娩過度恐懼與焦慮可導致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從而導致產婦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加深其痛感。不良的心理因素可影響患者飲食攝入、內分泌失調,從而致使產婦產婦子宮肌纖維收縮乏力,延長產程及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健康教育通過向產婦講解不同分娩方式,改變產婦生育觀念,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無醫學指征的剖宮產及陰道助產;產婦通過健康教育改變消極應對方式,分娩過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提高分娩適應性,增強對子宮收縮疼痛的耐受性,從而有效促進產程,減少產后出血及不良妊娠結局[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且圍生兒結局優于對照組。提示,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改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圍生期實施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產婦分娩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杰.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5):392-393.
[2]賈姣元,商玲霞,倪靜娜.護理健康教育對圍生期孕產婦抑郁、焦慮情緒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5,08:799-801.
[3]白霞.研究圍生期保健與護理健康教育對提高孕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225-226.
[4]李娜.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生活質量及抑郁癥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28: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