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儉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4—0089—01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形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效果有了質的飛躍。然而,如何構建高效而有效的課堂,讓高效的課堂發揮其真正的有效性,切實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真正學到知識,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讓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我認為這才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每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通過教學獲得更高的學習能力。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這里的“無效或者低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沒有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所以,在課堂上開展一定的有效教學模式,就成為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二、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做學習的主人。學習過程是否有效,則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
1. 增強學習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眰鹘y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比較呆板,黑板加粉筆,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的地位消極被動,教學氛圍沉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讓學生感到有趣和新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圖片、模型、投影、幻燈、錄像、多媒體課件等來豐富課堂教學。如,在講授“甲午中日海戰”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甲午中日海戰的錄像,這樣就使學生對這場戰爭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在講到為什么中國會失敗時,再讓學生觀看截取的有關的錄像片段后讓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樣就能夠更直觀地向學生呈現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材料,激發學生的想象,變抽象為具體,從而使教學活動教得生動、學得活潑、練得扎實。
2. 創造空間,保證參與機會。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會成功的愉快。”這些“多一點”告誡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造時間、空間,保證學生的參與機會。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開展“說一說”、“擺一擺”、“做一做”、“比一比”……對于一個問題愛多問幾個“誰還有不同意見或想法?”“誰還能補充?”“再仔細想想還可以怎樣做?”等等,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多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3. 以有效的課堂檢測為考核。課堂檢測是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檢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題檢測可以鞏固我們當堂所學的概念知識等;二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三是可以讓學生獲得學有所用的成就感;四是檢測本節課是否達到“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只有通過課堂檢測,才能知道學生是否學會本節課的知識。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檢測并不是盲目地做題,而是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精心設計出符合本節課內容的練習題。通過檢測,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這樣課后輔導也就有了針對性的準備。
三、做好教學反思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授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笨梢?,教學反思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反思是一種尋找不足、發現閃光,從而再總結、再分析、再學習、再提高的思維活動過程。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高效課堂。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