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摘 要:學前教育正在赿來赿得到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的重視,學前教育獲得全社會的大力支特,但是我國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也存在各種各樣的發(fā)展瓶頸,為此本文首先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現狀出發(fā),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中職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對策,以期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音樂教育;現狀;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23-01
一、中職學校學前音樂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于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學生進入大學就讀的門檻大大降低,初中生的家長及學生都希望進入普通中學學習,以便以后參加高考進入大學學習,將來好找工作,使得中職學校招生相當困難,對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根據不管學生的素質如何,只要有意愿就可以在中職學校學習,這樣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大打節(jié)扣,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影響更加嚴重。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目前中職學校學前音樂教育存在如下問題。
(一)學生音樂基礎欠缺
由于中職學校招生難問題的普遍存在,對招生對象往往沒有嚴格的考試,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初中畢業(yè)生,大多音樂基礎相對較差,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音樂基礎,基本沒有以經過專業(yè)聲樂訓練,有的學生對音樂的八個基本發(fā)音都發(fā)不準,有的學生存在音樂樂感不強的問題,而且大部分學習學前教育的學生,對將來擔任學前教育工作不太感興趣,只是服從家長的意愿,這校他們在音樂學習中會出現厭學現象。
(二)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
目前我國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在專業(yè)課程設置方面不太符合幼教的實際情況,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兒歌彈唱、風琴、鋼琴及聲樂等課程學時分配時數較少,而比較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即興伴奏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性沒有中夠重視,致使學生畢業(yè)后很難適應幼兒園教育。
(三) 班級學生大多,教師難以進行有效指導
現在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的每個班級學生人數都在50人以上。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一堂課四十分鐘要對學生在試唱、歌曲視唱、發(fā)聲訓紅酒和兒歌演唱教學時,根本無法對每介學生進行技巧進行講解,更不用說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了,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會受到嚴重影響。
(四)教學內容與幼教的現實要求嚴重脫節(jié)
學生能否勝任幼教工作并不是由音樂技能高低決定的,主要要看學生是否能把所學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現在中職學校相當一部分教師只是注重音樂知識理論和技巧學習,沒有教學生將來面對幼兒怎么運用音樂知識。雖然在應對一些技能競賽上會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事實證明,一些音樂技能很好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面對幼兒也會不知所措。可見,學生音樂技能的高低并不能決定其是否勝任幼兒園工作。
二、中職學校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對策
(一)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
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教學,要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為根本,多選擇學前教育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實際用到的音樂知識。同時,多讓學生自主參加歌曲、樂器的學習表演,參與中感受快樂,提高學習興趣。多聆聽藝術家的音樂,了解藝術家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音樂感覺能力,使他們具有一定藝術欣賞能力,能夠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靈活運用所學音樂知識技能。
(二)根據培養(yǎng)目標,改變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模式的轉變
我國中職學前教育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適合幼兒教育的人才。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只注重教會學生唱的能力,忽視對學生如何自己學唱,如何靈活運用學習的知識進行教學的能力培養(yǎng),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根本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幼教教師的要求,因此教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轉換師生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在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代替坳師進行教學;在聲練習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選擇鋼琴基礎較好的同學代替老師伴奏;在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唱能力較強的同學可以作為“老師”輔導同學們識譜、試唱作品;練習環(huán)節(jié),可以選擇組織能力較強的同學扮演教師創(chuàng)新練習形式,組織同學鞏固新知;在總結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讓學生自己推選代表進行總結歸納,這樣就可以充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學習效果才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對樂聲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所教的課程的具體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模擬想象法。音樂的歌詞、韻律都是詞作家把自己的體驗進行想象、然后高度抽象化的結晶。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想象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就具體一首歌曲教學時,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詞曲作者在創(chuàng)作此曲時的壯麗景觀和美麗故事的視頻,這樣學生在觀看中,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和聯想,使他們在音畫交融、視聽互補中,想象能力不斷得到提高,能真正領會歌曲所表達思想感情。
2.情境體驗法。情境體驗法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發(fā)音要領,深刻理解歌曲的內涵,準確地表達音樂具的有獨特韻味,促進學生的想象思維發(fā)展,同時它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比如,在學習聲樂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時,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虛擬情境,讓學生模擬老師發(fā)聲技巧和節(jié)奏表達樂曲的電想感情,然后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宋可以讓學生不再只是簡單地模仿,而是用心地去感受歌曲,表達歌曲的思想情感。
3.自主合作學習。根據主要是采用學生自主觀察體驗,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學習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學習,將學習過程與幼兒音樂、舞蹈教育需要實際聯系起來,在活動中全面提高音樂素質和幼兒教育、教學能力。通過“音樂賞析課”和“音樂即興練習課”,既能豐富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聲樂表現,提高聲樂技能,又能讓學生學會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
(四)加強校園合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的學生,將來畢業(yè)后,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到幼兒園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學生真正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常規(guī)工作,以使以后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因此學校必須把每個學期的入園見習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安排學生到幼兒園跟班學習,了解學生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需要具有什么能力,這樣學生就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有助于學習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學校應該在第一學期就安排學生到有合作關系的幼兒園進行跟堂學習,時間一般為一周,這次見習并不一定要求學生學到很多知識,,只是要求學生有意識地體驗、感受一下幼兒教育的流程,看看他們是否能夠接受這些工作。在第二學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第二次時間不期兩周的實踐見習學習活動,要求學生了解和學習幼兒教育的工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第三學期也要安排一次為期三星期的見習實踐活動。由于這時學生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聲樂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基本技能,因此要求學生配合原來的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后進行總結,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以便在日后的學習中進行整改。在第四個學期的期末再安排一次見習,為期一個月。由于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已有兩年,該學會的都學會了,這次見習要求學生在見習的后半個月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課堂教學。在第五個學期,安排兩個月的實習。這時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即將結束,知識積累已經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這是為進入幼兒園實訓做準備。實習可分為兩個階段(每個階段一個月),第一個月為在校準備教案和備課試教階段,由本校老師進行指導;第二個月到幼兒園上課,由幼兒園老師指導。這樣的見習、實習安排為學生的最后一個學期入園實訓工作打好基礎,做好銜接。
學前教育需要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活動是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要廢除不符合目前學前教育的教學理念,大膽改革,合理調整各門學科課程的內容,運用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郭健.歐美職業(yè)教育的新發(fā)展[J].職教論壇,2005(03).
[3]中國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4]徐學瑩.普通教育學[M].南寧:廣西科學出版社,1998(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