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棟
摘 要: 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初中體育教師傾向于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新課程標準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傳統初中體育教學理念,使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也給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如何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加快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素質化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擺在廣大初中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體育 教學思路 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119-01
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發揮,也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沒有發揮出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傳統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明顯已經不適應未來初中體育教學發展的需要,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初中體育素質化新型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從而提高初中生的體育技能,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本文首先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現存問題展開簡要闡述,進而進一步探討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思路與創新方法。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存問題
1.初中體育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嚴重影響,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普遍比較落后。在教學過程中,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能力有限,無法很快地適應新課程標準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落后教學模式的情況十分嚴重。比如,初中體育教師普遍以教師為中心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很少開展教師與學生之間親密的交流互動,造成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氛圍的壓抑,不利于初中體育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另外,初中體育教師常常在教學中樹立師道尊嚴的教學形象,壓抑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質疑精神,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指令言聽計從,學生的新奇靈感普遍得不到初中體育教師的肯定與支持,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技能[1]。
2.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思想的干擾,初中體育教師普遍不重視體育教學,因為體育學科并不在高考的考試范圍之內,初中體育教師通常采取自主活動的方法組織課堂教學,學生沒有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收獲甚微,既沒有掌握體育技能也沒有形成良好習慣。另外,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十分嚴重,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體育教師很少為學生創設展現自我的平臺,打擊了很多體育特長生的學習熱情。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采取全程講授法開展教學,不注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索與實踐,導致了很多初中生能夠記住運動的要領與技巧,卻沒有運動的實踐經驗,使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教學工作始終沒有落到實處。
二、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思路與創新方法
1.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實現智體兼顧
初中體育教師普遍認為體育教學的重點是身體運動,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初中體育教學體育與智育的分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參與度,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比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立定跳遠”項目教學時,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出這樣的思考題:同學們都觀看過立定跳遠,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運動員們在立定跳遠時手臂是怎樣動作的?怎樣擺臂能夠跳得更遠?初中生受到來自教師的啟發,躍躍欲試地開展實踐探索,通過反復地擺臂試跳,學生自主探索到立定跳遠的運動要領,使學生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更加明確,并能夠從課堂教學中領會體育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運動技能與思維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改教學目標[2]。
2.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加強交流互動
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運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策略,為學生創設交互性課堂教學情境,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時輔助學生形成良性競爭心理,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組織大量競技比賽,比如“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跳繩比賽”以及“接力比賽”等等。在比賽開始之前,初中體育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比如引導學生練習“行進間四角傳球”,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組內分別由不同的學生負責傳球和防守,課程進行一半過后,再實行調換,防守的學生改為傳球,傳球的學生改為防守,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鍛煉。運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策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氛圍空前活躍,并且促進了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體育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結果展開科學評價,綜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雙重評價機制,輔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使學生對自己的運動能力充滿自信[3]。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師要抓住新課改的發展機遇,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技能,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教學的根本價值目標,建立一套集思維、運動、情感、心理等綜合性、全方位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促進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轉型與改革。
參考文獻
[1]張蘭.初中體育創新教學芻議[J].考試周刊,2014(51):98-98.
[2]田松民.初中體育創新教學初探[J].未來英才,2015(23):139-139.
[3]崔大明.初中體育創新教學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5(3):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