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海
摘要:以積極心理學為引領,探索如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文章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并列舉了一些在課堂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力求讓學生學得起勁,學得有效。
關鍵詞:化學教學;積極心理;滲透;有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4-0023-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08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其本質特點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它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當前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部分學生對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甚至一部分有著厭學的情緒。這是一個令社會、學校、家庭都十分擔憂和關注的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之下,“積極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讓學生變厭惡為喜歡,變被動為主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那么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學習心理,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通過演示奇妙實驗,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積極學習心理創造了一定的優勢。而化學作為學生進入初三所接觸的一門新興學科,又有著無窮的魅力。如何在開學之初迅速地讓學生進入狀態,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實驗無疑是最好的“敲門磚”。在“緒言”的教學過程中,哪怕教師精心準備了精致的課件,輔以優美的圖片、視頻,以此強調化學是多么地重要,化學是多么地有趣,仍然會使課堂顯得很空洞,學生甚至嗤之以鼻。但是,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幾個課外實驗的話,效果明顯就不一樣了。“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吹氣生火”“空瓶生煙”等,很容易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想知道其中包含了哪些奧秘嗎?那就跟老師一起進入化學王國吧,這里面有著你們想要的答案”!新奇的實驗現象,誘惑的教師語言,讓學生有了一睹“化學真容”的決心?!袄蠋煵还苣銈円郧盎A如何,在老師心中,你們現在都是一張白紙,你們處在同一起跑線,讓我們伴隨著奇妙的化學實驗,一起揚帆起航。”更是給了學生學好化學的決心。借助奇妙的化學實驗,輔以積極學習心理的滲透,學生渴望學好化學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無疑給我們的教學開了一個好頭。
二、通過良好情緒表現,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
蘇聯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通過心理實驗表明:教師的良好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的不良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因此,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教師情緒密不可分。初三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對教師的情緒表現也是極其敏感。教師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教”的心理,不斷地影響著學生“學”的心理,用熱愛學生的情感來培育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的心理。那么,教師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良好情緒呢?走進課堂,熱情的眼神、微笑的表情、親和的笑容、飽滿的情感、高昂的情緒,都會感染學生,讓他們全身心投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舉例來說,課堂上遇到困難時,面帶笑容的輕聲試探:“X同學,你想不想嘗試一下呢?”“X同學,你的表現一直很棒,老師期待你有更好的表現哦!”當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教師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并用樂觀的心態加以引導,盡力去發現其身上的閃光點以此來轉移自己的情緒。三五分鐘后,等自己已經平和下來,再與其溝通交流??傊?,不管遇到任何問題,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在臉上,給予學生的永遠是積極的、和藹的、易于溝通的。在這樣的課堂,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積極學習的心理。
三、通過教學方式變革,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偏重于傳授學科中的固有知識,注重課堂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迷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提倡“時間+汗水=成績”的做法。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會讓理科基礎不是很好,剛開始接觸化學的學生望而卻步。比如在傳統教學中,老師甚至連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都不做,而只是一味地在講臺上講實驗、讓學生記實驗、背實驗,忽略了學生的動手創造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有知識、無能力”的“現代文盲”。又比如,化學方程式是學好化學的一項基本技能,縱觀初三化學上下冊教材,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不下八十個,如何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并且能夠靈活地運用,也一直困擾著老師。傳統的“抄—背—默”也許會有短暫的效果,可是時間長了,在靈活的測試語境中,學生又不知所措。長此以往,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也已經消磨殆盡,最終走向了惡性循環。而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教學方式的變革,向學生慢慢滲透積極學習心理,也許化學的學習也不會那么地枯燥無味。同樣是化學方程式的學習,我們可以做以下嘗試:比如書寫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首先我們在進行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的時候,尤其要讓學生關注“產生大量白煙”的實驗現象,其次要拓展運動會上計時員看到發令槍冒煙開始計時,軍事上的煙幕彈原理等都是與此相關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之中,慢慢滲透讓學生積極學習的心理,慢慢地對化學產生興趣。再次默寫該方程式的時候,要注意語境,不能死搬硬套。同樣的方程式,如果把“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改成“寫出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的化學方程式”,結合教學時的側重點,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后者的方式。
四、通過傾注愛心情感,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連接師生之間的紐帶,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得到教師關懷的學生,感受到周圍世界的溫暖,感受到教師、學校、社會對自己的肯定,因而愛生活、愛集體,對前途充滿信心,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用微笑代替威嚴,用愛心澆灌學生脆弱的心靈,走進學生的心理,引導積極學習。都說愛的力量是相互的,你對學生付出了愛,必然會收獲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曾經我有個學生,初二升到初三門門功課不及格,而且行為習慣較差,是老師心目中的問題學生。在開學第一天報名的時候,一個人坐在角落,沒有知心的朋友。我偷偷地觀察了他幾天,發現其實他并沒有真正地自暴自棄。于是,有了我和他第一次心貼心的交流。也是從這次開始,我發現他家庭情況很特殊,只有一位奶奶與其相依為命。他內心真的非常地脆弱,他也很希望能和周圍的朋友一起享受學習本應該有的樂趣。可是,他發現那好遙遠……看到他這樣,我的心都快碎了。于是,在接下來的相處過程,我真的是傾盡了自己的所有愛心,我帶著他一起爬山、一起打球、一起看電影,并逐步地向他滲透積極學習、快樂學習的心理,樹立永不言棄的信心,基礎差的科目,就花更多的時間將它補回來。不僅如此,我也動員班級的其他學生主動與他交朋友,在學習上也主動幫助他。就這樣,慢慢地,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笑容;在他的學習上,我看到了進步。最關鍵的是,他的朋友多了,性格也開朗了,后來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重點高中。每每和他說起當時的情形,他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感謝老師,是您的愛心,讓我覺得我并沒有被社會遺忘;是你的積極引導,讓我有了學習的渴望,前進的動力。凡事積極一點,往往事半功倍,學習也一樣。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行積極的心理體驗,獲得積極學習的能力,練就積極的心理品質,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如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給學生滲透積極學習的心理,將是我們不懈追求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春.學生積極學習心理的研究對策[J].新課程,2011(3)
[2] 張斌 .“情感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課堂內外,2010(12)
[3] 牛應芳.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J].學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