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郭佳鑫
[摘要]家風有著豐富內涵,是一個家庭或者家族在較長一段時間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總和,其核心是幫助家庭成員培養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中西文化多元交流碰撞的新時期,不同的價值觀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大學生價值觀的確立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障礙。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對個人價值的實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探討優良家風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構建有何重要意義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優良家風的內涵以及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價值觀形成各個時期分析優良家風的重要作用,這為利用優良家風進行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優良家風 大學生價值觀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4-0138-02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者整個家族在較長一段時間形成的關于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總和,既有潛在的文化影響,也有明確的道德約束,具有傳承性、時代性、多樣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強烈的家國情懷讓優良家風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優良家風的書籍和典故便是明證,如著名的《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以及“孟母三遷”的典故等。優良家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包含的價值觀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能夠更好地幫助實現價值觀教育。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價值觀現在正處于多元化發展階段,引導95后為主體的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是高校育人工作重點,所以從本源上探究價值觀形成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一、家風的內涵
(一)家風的內容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強烈家國意識,家風有著廣闊的發展天地和豐富的發展內涵,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近年來關于家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歸納起來,家風主要涵蓋了家規范疇,文化范疇、及價值觀范疇三個方面。
1.家規范疇
家規指的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規矩,規定了處理家庭關系及管理家庭內容,確定了家庭地位和勞動分工等方方面面。現在廣為流傳的家訓則是家規的高度概括和反映。這個規矩要求家族成員必須遵守,可以影響一個家族成員的精神、行為以及品德等各方面,它既具有道德的約束性也具有“法律的強制性”。
2.文化范疇
關于家風的文化范疇,北京師范大學徐梓教授認為,家風是以一種隱性的形 態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文化[1],家風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具有財富性,創造性和歷史性的特點。[2]在功能上,優良家風能推動社會進步,促進家庭發展;在發展上,它是在不斷實踐中總結和發展的,并且在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在傳承上,它具有繼承性和歷史性。
3.價值觀范疇
優良家風的核心是塑造、培育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家風包含了道德價值觀和倫理價值觀。中華文化十分注重以道德為基元來建構價值體系,家風也不例外,家庭道德是中華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的重家風、齊家規、嚴家訓的家庭道德體系。儒家思想的巨大影響使得許多優良家風往往以貫徹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價值觀,經過家庭內部的消化,形成了重視學習、重視文化、重視道德的價值觀。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認為中國家風主要傳承倫理價值觀。[4]學者周春輝認為家風集中體現了家庭或家族的核心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5]家風通過個體成員的嚴格遵守,身體力行而營造出倫理氛圍,在涉及家庭教育和家庭成員關系上優良家風往往具有共通性,是家庭或者家族內部成員所遵守的倫理準則。
(二)家風的當代意義
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家風”一詞曾經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和實踐表明,優良家風在價值觀培養上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這是因為國家組成正是一個個小家庭,而這些家庭或者家族都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以此為依據教育著一代代人,這里的準則就是優良家風的重要體現,所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和優好的家風密不可分。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特點和存在主要問題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新時期以來我國的社會結構和經濟領域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新時代青年尤其是由95后為主體的大學生價值觀具有新的特點。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要特點
第一,復雜多樣化。大學生價值觀屬于思想意識的范疇,它隨著社會經濟狀態及其變化而變化,我國社會的思想觀念領域發生了一系列嬗變。這些思想觀念領域的變化使得大學生價值觀更加復雜多樣化,表現為:
①同一時期大學生群體對同一事物價值判斷上逐漸多樣性。
②同一大學生個體對不同時期同一事物價值判斷的不同
③同一時期同一團體中的大學生,雖然受同等的教育,但是價值觀水平和標準上參差不齊。
第二,價值主體傾向于個人。在價值追求上,大學生價值觀明顯向追求自身的獨立和自由偏移。他們往往把個人自我價值實現作為追求目標,在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他們更愿意把二者結合起來,在享受個人利益的同時奉獻社會。在他們道德觀上,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自我,因而缺乏犧牲奉獻精神。
第三,用實用主義進行價值評價。當代大學生價值評價普遍以個人生活需要為主要參照物,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生活態度反映了社會的變革,物質和精神在價值追求的比重可以深刻反映一個社會是動蕩還是安定的狀態。當今,社會和諧發展,人們自然更多地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實用主義,自然盛行,大學生也不例外,但是大學生是以后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價值理想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影響著社會理想,加強對他們的價值觀教育是一項十分必要而又重要的工程。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主要問題
1.個人主義嚴重
個人主義傾向嚴重,在西方“人本主義”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大學生沒有正面去理解它的合理有益的成分,反而把它曲解為“能為我所用的,才是有價值的”,產生了較強的片面化傾向,而這種傾向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導致過于強調個人價值、利益和發展,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產生矛盾沖突。他們為人處事均以是否滿足自身利益為度量衡,漠視他人和集體利益,自私狹隘,缺乏大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2.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和集中體現。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比如貪污腐敗之風屢禁不止,關系到大學生切身利益的一些問題比如就業問題長期存在,這使得部分大學生出現了令人堪憂的傾向——對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開始否定和有所動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所懷疑,喪失明確的理想信念。
3.對社會發展前景認識不足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后,正在引領全國人民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共同建設社會主義。部分大學生由于對社會發展前景認識不足,以致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困難產生了畏難情緒和疑問,甚至懷疑社會主義道路。
三、優良家風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積極作用
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在享受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面臨更多的價值選擇,而這種選擇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近年部分大學生因為自身錯誤的價值觀而危害他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案例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所以從源頭上去探討大學生價值觀萌芽,從過程去追蹤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顯得尤為重要。價值觀的形成和每個孩子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家風對于家庭成員的成長、成才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個體的價值觀的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一)“價值觀”萌芽期
在“價值觀”萌芽期,一方面,家庭教育啟蒙了價值觀,個體在家庭教育中獲得了最初的“價值觀”,開始理性的認識世界,追求價值;另一方面,家風的精神滲透到教育領域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和價值取向,為“價值觀”的萌芽提供了精神動力。家風貫穿個體生命的始終,生命從一張白紙到獲得一些知識,最初階段多半歸功于父母的教導。在價值觀的啟蒙階段,家風加速了個體價值觀的萌芽,所以“價值觀”是始于家風。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改變人類的無知狀態,脫離低級趣味,培養理性思維和行為,從而獲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在個體從懵懂無知到有一定認知,所有困惑的解答都來源于父母和身邊的人,在困惑的解答中,個體的“價值觀”逐漸形成。所以說優良家風在個體“價值觀”萌芽期有著重要的催化作用。優良家風在“人之初”的價值觀萌芽期不僅起著催化作用還扮演著動力的角色。家訓家規所包含內容就是“價值觀”的最初積累,家訓家規包含了一個家庭和一個家族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以及家庭內部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這些內容經過家訓家規的內部強化形成了價值觀并完成了最初的積累。而促發價值觀形成的內在動力就是優良家風的內在約束。優良家風所包含的傳統的倫理理念和核心價值,是我們進行現代家庭文化建設的內在基礎和精神基礎。
(二)“價值觀”發展期
當個體的價值觀處在形成和發展階段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往往難以抵制不良誘惑的影響。優良的家風就如同燈塔一樣,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促使其“價值觀”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激勵著他們不斷前行。優良家風不僅對“價值觀”發展變化的引導作用并且對優良的家風“價值觀”發展變化起激勵作用,優良家風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本質和客觀規律,包含深刻而正確的“價值觀”內容 ,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價值觀追求。優良的家風具有導向性,它能夠引導個體“價值觀”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優良家風的激勵作用表現在精神層面的影響,優良家風通過個體之間的交流以及他們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的變化來影響價值觀,同時個體會對這些影響在情感和行為上形成固定的思想和行為,甚至內化成一些價值觀念。在個體價值觀的發展期,優良的家風能夠從精神層面通過親人關懷、鼓勵支持來傳播正能量,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這種關懷和鼓勵的激勵作用都是其他教育和學習難以企及的,并且持久而有效的。
(三)價值觀形成的穩定期
在價值觀形成的穩定期,優良家風作用表現在防止偏離方向和誤入歧途。優良家風在人們“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獨特性決定了其特殊地位。家風是人們的從無知走向理性的重要過渡,在時間和地位上,家庭教育都具有學校教育和職業教育難以匹敵的優勢,在培養家庭成員的人格、情感、信念上它把一張白紙按照家族、家庭或者父母的意志描繪成理想藍圖,優良家風在培養價值觀方面具有基石的作用。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使得個體在現實社會中難以避免的遭受挫折和失敗,此時個體往往正面臨著價值沖突和價值困惑,而此時的選擇和行為十分重要,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還是消極后的頹廢,不同的選擇將會面對截然不同的人生,而優良家風是大家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是個體精神的“避風港”。它能夠從引導人們端正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通過“價值觀”的理性判斷來面對外界的挫折和理解偏差。優良家風內涵就是價值觀的內在評價標準,所以這種內在的標準在價值觀形成后的穩定期扮演了持久彌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梓.家風的意蘊[J].尋根,2014(03):4-7.
[2]劉永和.家風是一種可貴的教育資源[J].現代教學,2014
(10):63-65.
[3]王澤應.中華家風的核心是塑造、培育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5(04):5-11.
[4]張頤武.家風與當下中國[J].前線,2014(05):30-31.
[5]周春輝.論家風的文化傳承與歷史嬗變[J].中州學刊,
2014(08):144-146.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