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慧
【摘要】隨著新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教育思想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也深刻地認識到教學方法創新的必要性。筆者在總結實際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和小學生的特質,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幾點創新性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42-01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即新課改,是時代變化和進步的必然要求。這次改革給學校的基礎教學帶來了曙光,也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指明了方向。但是不同的學科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空間、結構以及變化等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尚未發育成熟。因此,要想有效地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老師必須綜合數學和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論小學教學的教學方法創新。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國小學數學的傳統授課方式是師講生聽,這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由于數學是一門思維邏輯性和抽象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再加上小學生的耐心較差,這就更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大大地降低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效率。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才能使得學生保持舒暢的心情,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教師要能轉變自己的角色,不僅要做學生知識的傳授者,還要做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合作者,甚至是朋友,這樣就能最大限度拉近師生的距離,有利于教師和學生情感的交流與溝通。
小學生精力旺盛,喜歡新奇的事物,老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經常組織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例如,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創造一個買賣蘋果的情景,讓兩個學生當老板,兩個學生當客人。在這個活動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讓學生在這一活動認識數。隨后可以充分鼓勵學生自己創造情景,復習鞏固并將學習到的數應用到具體的生活中去。這樣學生就在輕松的活動的氛圍中完成了新的知識的學習,激發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在數學。
二、突顯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心理
數學是一門能夠系統地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學科。小學生的直接經驗較少,他們還不能夠較深入的理解事物,他們善于更直觀地認識事物,通常情況下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強于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能更容易的接受形象具體的事物。而對于數學理論里抽象的公式、法則以及性質,大多數學生難以理解,更多是機械記憶。因此,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改革必須在突顯學科特點的同時,還要兼顧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應注意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一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數,對數的理解有難度。教師教學中可以借用香蕉、梨子、葡萄等學生熟悉的水果輔助學生理解。開展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培養新課改下,老師要想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首先應該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單純的傳授式教學逐漸變成對學生的啟發性教學,通過課堂引導,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還應加強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練習,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以及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比如在講解長方形面積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一個學生充當測量員,用皮尺對教室的長、寬進行測量,另一位學生充當小助手記錄測量數據記錄,然后一起進行計算和總結。可以讓小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親身感受數學計算的魅力,提高小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其感知、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在使用傳統的教學工具,如:卡片、掛圖等的同時,如果配合使用多媒體軟件,就可以給學生帶來動靜結合的學習體驗,這將使單調的數學課堂變得有生動有趣,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三角形形狀的實物圖形,像某些房屋的屋頂、埃及的金字塔、路旁的車輛提示牌等,通過大家熟悉的一些事物形狀,配合多媒體動畫設計的課件來認識和學習三角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合理在地應用先進技術,不僅能夠幫助自己的教學,還能讓學生更輕松快樂地學。
四、運用發展的眼光全面地評價學生,實現因材施教
教師不僅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特質,還要善于發現同一學生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特質,只有這樣才能因人而異的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如果學生能夠得到教師及時的肯定,將會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對畫圖很有天賦,說明這些學生的想象力較強;如果有的學生能夠很快很準確地算出答案,說明這些學生計算能力強;如果有的學生比較擅長應用題,說明他的邏輯性比較強。對于學生自己擅長的地方,教師要給予他們積極正面的評價。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在遵從一般教學論原則的同時,還應遵循學科自身特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推動小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發展,才能有效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麗,邵麗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小學教育,2016
[2]高召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讀與寫雜志,2015
[3]王娜.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轉變[J].理倫與實殘,2016
[4]唐昌萬.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