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職數學教學模式及方法也得到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其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中職數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43-02
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率,將中職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數學問題,轉換成為直觀的數學知識。不僅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構建數學知識,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其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讓中職數學課堂變的更加生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遇問題的能力。
一、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
1.設置具有懸念的情境問題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其身心發展階段對于一些較為新奇的內容會產生極強的好奇心理。老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好中職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為學生設置具有懸念的情境問題,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特別是以生活化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當中。比如:老師在講解“角”的相關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為學生事先準備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螺絲、水管、扳手等教學道具,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嘗試著用扳手將螺絲擰入水管當中。當完成這一個動作之后,再讓另一名同學將螺絲轉出來。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觀察,這兩名同學在完成螺絲擰入與轉出的動作時,使用的扳手所轉動方向是否是一致的。通過學生的思考老師提出:“如果將螺絲視為一個點,當扳手和螺絲觸時視為一條射線,要求學生將其繪制出相應的示意圖。”通過學生親自繪制示意圖之后,可以理解角即為一條射線圍繞某個端點從某一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構建的圖形。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物品引入其中,可以改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一些時速熱點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善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動機。
2.因材施教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在開展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時,老師為了能夠突顯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可以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思考。但如果過于復雜以及抽象的思考,會阻礙學生的思維,讓其對數學知識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比如:在講解“概率分布”相關知識點時,老師如果以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學生對于其知識點非常難以理解。但如果以學生常見的硬幣作為教學道具進行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投擲硬幣的方式,讓多名學生來猜所投擲的硬幣的正反面。當學生融入到其氛圍中時,老師可以采用提問的形式進行知識點的導入:“剛才我在投擲硬幣時,出現正、反面的概率是多少?”學生很快會被老師的提問題所吸引,并對概率分布的問題進行思考。老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投擲硬幣來進行正反面概率的驗,當學生對概率有了一個初步的意識之后,再開展詳細的教學活動。學生結合剛才所做的實驗,能夠增強其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興趣,以高度集中的學習態度進行學習,有效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完成預期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3.生活化導入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數學基礎相對較弱,同時缺少相應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導致其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自信心。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可以通過生活化導入的形式,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整個數學課堂轉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教學“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這個知識點時,要轉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來進行知識導入,讓學生在一個新穎的教學模式中進行數學知識構建。老師可以選擇一則數學家高斯的故事進行知識導入。“老師給學生出了一道相對抽象的算術題,其內容是從1加2加3,一直加到100,誰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算出結果。小朋友們都認真地計算著。但高斯卻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得出了答案,并告訴老師答案為5050。”許多學生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后,開始動手計算結果,同時也在思考他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立即被調動起來,然后老師就可以將其公式以及知識點導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意識到了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也了解了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數學發展的歷史,增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4.舉例生活化例題培養學生學習動力
生活化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其目的在于能夠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并感受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可以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分段函數的應用”時,可以為學生舉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例如:平常出行時經常會打出租車,再結合出租車3公里以內的起步價為6元,超過3 公里以外1.5元/公里來計價,請問如果超過10公里,所超部分為2元/公里計價,請你寫出出租車費x(元)與路程數d(km)之間的函數關系式。若打車回家大約為15公里,請問需要多少錢?在這樣的一個生活化舉例的引導下,學生會表現出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老師開展“分段函數的應用”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將其知識運用于此計算當中。學生對所教授的知識非常輕松地就能理解,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動力,同時也增強了課堂教學實效性。
二、生活化在教學內容中的應用
在開展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意識到生活化教學法對學生的作用。在進行數學教學備課時,應該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讓其知識點與生活化內容進行聯系。通過合理化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能夠對新知識充滿期待的同時,還能夠有助于學生快速進人學習狀態。因此,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合理化安排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對學生的學情進行詳細地了解,深度挖掘教學內容與生活化之間的聯系,為學生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案。比如:在進行“任意角”知識點教學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提前準備項鏈類型的教學道具,在課堂教學中用其來演示擺動所產生的任意角度,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對其概念有一個了解,讓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有助于學生對后續老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理解。特別是是老師在開展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學時,應該盡可能地將其內容與生活化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消除對數學概念抽象性的恐懼心理,還可以協助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內容進行深刻理解。比如:在教學“集合”的相關概念過程中,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很容易對其知識點產生厭學情緒,整個課堂教學會變的毫無生趣可言,并不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此時,老師通過其概念與實際生活來進行對“集合”的解釋,可以讓學生從抽象的概念中脫離出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理解。
三、生活化在教學問題的應用
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與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平臺,老師經常會為學生設計相關的問題。這些所設計的數學問題同樣可以與生活化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到生活化元素的存在,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有效地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比如:在講解“函數”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并將其引入到實際數學教學問題中:“假設某學生站在另一名學生的3米之外,兩人同時以1m/秒的速度進行相對行走。請問這兩人會在何時何地相遇:”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老師還可以邀請兩名同學一起來進行演示,讓大家共同感受整個過程。然后可以導入y=x,y=3-x的交點的知識內容,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以及生活化情境來對抽象的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再比如: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過程中,老師可以將課堂作業習題修改為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問題。“在跳遠比賽中,根據相關規定,贏一場可以得五分,輸一場得兩分。試問若想要在二十場比賽中獲取52分,其跳遠比賽的結果是多少?學生在這種生活化教學問題的引導下,提升了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現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中職數學教學應該結合中職學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教學內容,制定合理化的生活教學模式。老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讓其與生活化內容進行有機融入,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從生活的角度思考數學問題,并在生活中有效地運用數學技能,讓數學課堂成為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蓄金.中職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7).
[2]李曉萍.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師,2014,(11).
[3]謝武松.淺談中職數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教師,2014,(14).
[4]何志偉.新時期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索[J].中國培訓,2016,(20).
[5]肖文斌.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討[J].考試周刊,2014,(97).
[6]周莉.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式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