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榮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應對當前的社會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必須進行改革,改變當前美術教育現狀中的問題,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以豐富當前的中職學校美術教學教育。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美術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09-02
中等職業學校與其他學校相比有很強的就業專業性,不同于其他院校,它更注重實踐能力。然而,當前的社會發展提出了綜合性人才的訴求,這就需要中職院校的美術教育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尋找新的教學方法。
一、中職院校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一)過分重視技巧而忽視理論知識
美術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美術的學習必須靠大量的練習才能有所成就,正如當年的達芬奇不斷練習畫雞蛋。但是,在知識迅速發展的今天,現代美術教育與古代相比有更為豐富的理論知識做為基礎,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成長。但是中等職業院校是職業性院校,因此它的教學比一般院校更注重實踐,注重技藝的練習,缺少理論的構建。學生缺少相應的理論課程和理論知識,使得學生自身在學習中很難有所突破,而在后續的入職中也缺乏后續的動力,發展受限。而過分重視技巧的練習,也會導致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使得美術教學無法實現預計的效果。
(二)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
當前中職學校的課程設施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是影響美術教學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中職雖然是職業性極強的院校,但是依舊歸屬教育部管理,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會受國家統一要求的影響,使課程設置相對混亂。在統一要求下,即使是美術職業生,在很多學校仍然面對著思想政治、軍事理論、近代歷史等方面教育部統一要求課程的學習,甚至還有諸多學校自身安排的學生必修課程,在這樣的課程設置下,學生無法專心于自身專業的提升,還要應對諸多的專業外課程作業,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對于本專業學習的熱情,而這樣不科學的課程設置消耗學生過多對于本專業學習的時間與精力。
(三)教學方式陳舊
美術課程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方式非常單一的學科,沒有過多的教學花樣,因此很多老師只能在課堂中長期保持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下,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主題進行長期沉默的靜止式創作,教師在課堂中游走對學生進行單獨式指導,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實現了中國傳統教育中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但教學環境過于沉悶,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過少,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動力,使得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對于美術課程有效教學方法的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依舊是困擾著廣大美術教師的重要難題之一。
二、中職院校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探討
(一)增加課外創作的實踐
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雖然是長期進行沉默的繪畫創作,但是創作所依托的對象卻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美術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走出教室,增加課外繪畫創作。可以將學生帶到多種場所,例如公園、游樂場、著名景點,改變傳統課堂中單一的教學臨摹對象,利用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或人文現象激發學生進行創作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中職院校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更好實現。而在這一新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開闊,使學生善于發現美,創造美。
(二)加大理論教學內容
中職院校美術教育要注重加大對于美術理論教學,選擇合適的方式使美術理論與美術技術練習融為一體,更好的幫助學生實現全面成長。教師可以在傳統的教學課程當中加入理論內容的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沉悶的教學氛圍,通過與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加大師生互動。
(三)加強教師自身能力培養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仍需依賴于教師自身能力的成長與知識的豐富,因此美術教師要想實現課堂有效教學并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首先需要實現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加大知識儲存量,這就需要教師提高美術理論與作品欣賞的實力,積淀深厚的美術相關知識以實現質變。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自己專業技術能力,提高自身美術專業水準,為課堂教學做好充足準備。
三、小結
美術課程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有相同之處,但又有許多差異。相比之下美術教學方式更為單一,缺少課堂的靈活性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學生的課堂當中的有效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應對這樣的教學現狀,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師積極探索更多的教學方法,實現美術課堂有效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謝海濤;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與現代化;2010年第1期。
[2]龍芳;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美術欣賞課的教學[J];科學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第34期。
[3]張開升、戎永祥;把握美術學科“三性”構建有效課堂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