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指出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在今后的發展方向,最后結合之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措施。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一、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設置較落后
(1)課程內容較為單調。相當多的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依然使用傳統的、較為老舊的課程教育內容,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實踐課邊界不清、內容交叉重復、課程單一無味。
(2)不注重學生的實踐性。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因為重視程度不夠、教育觀念落后或者教育資金不足,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上依然存在偏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課程內容重理論性知識,缺乏實踐性的課程體系、課程學習和技能學習,難以上升到靈活運用的程度,使得培養出來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只有泛泛的專業理論理解能力,而不具備熟練的學前教育能力。
(3)拓展性課程較少。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在這方面做得不足:課程設置中缺乏拓展性的課程訓練;對該專業學生今后發展考慮不周;沒有根據其個性提供專業課程選擇的機會;沒有為其提供掌握英語口語、音樂教學等專業技能的途徑和課程。這些問題都容易導致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今后就業壓力的增加和就業難度的加大[1]。
2.課時設置安排不夠合理
很多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都存在課時設置過少、課時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如總課時設置過少,有的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時一個學期不會超過20個課時;該專業重要的課程(幼兒游戲指導、活動設計與指導教程等)設置課時過少、開設過于籠統;教學方法課程(奧爾夫教學法、蒙氏教學法等)得不到重視,設置的課時非常短;拓展性、實踐性課程(視唱練耳教學、簡筆畫等)的課時也設計得很少,等等。學生難以獲得做好學前教育工作的能力,更難以真正得到學前教育能力的提升。
3.對師德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不夠
在大力提高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教育能力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雖有相當高的學前教育能力和熟練的專業技能,但是自身素質低下,難以為人師表。近年來,社會上學前教育機構出現的教師素質低下、對孩子施虐、誘導孩子行賄等問題越來越多,如果學校不重視對學生師德的教育,很容易造成這種不良現象的擴張。這對孩子成長、對學前教育從業者的個人發展、對社會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優化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1.課程結構設置的合理化
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結構逐漸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課程內容與模式更加多樣、課程體系日益科學完善;在實際教學中逐漸形成并完善了基于學生就業需要的,為提高學前教育能力、個人技能以及道德素質的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模式。
2.課程內容設置的實用化
高等職業院校逐漸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轉為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從事學前教育專業和幼教事業的理念,提高學生學前教育中幼教活動的計劃與組織能力,根據學生個性幫助其培養和熟練掌握某種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等等。在增強學生的學前教育專業能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專業素質與道德素質,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事業的需要,促進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2]。
3.豐富課程的內容
將學生要學習的專業知識按照不同的領域劃分為語言、健康、藝術、科學、社會等不同的方面,并進行分科教學,在每一方面選擇合適的教材和參考書籍,豐富和提高高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
4.增強課程實踐性
結合學生今后的就業導向和就業要求,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具備專業技能、更符合學前教育行業需求的學生。學校不僅要根據學前教育行業的基本活動,培養學生的管理技能、服務技能、保教技能,還要根據不同地區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與期待,培養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從業能力。
5.加強師德教育
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使其逐漸養成愿意投身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自覺性、具備認真從事學前教育的觀念;對其進行適當的法律知識的培訓與普及,嚴格要求自己,保證自己的行為合乎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品格,使其具備高尚的師德。
參考文獻:
[1]王曉成,張佩萍,明廷華.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J].改革與開放, 2013(8):155-158.
[2]王來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983.
(作者單位:達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