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更加突顯了德育在學校教育及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德育滲透。高中政治教師要深挖利用教材和本地的德育資源、開展多樣的德育活動,通過政治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并使之擁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 立德樹人 德育資源 德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76-01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钡壳暗母咧姓谓虒W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與學生未來的發展需求相違背。為此,本文從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深入挖掘利用本地的德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等角度出發,來探索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的路徑。
一、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資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要貫徹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中政治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充分挖掘利用文本中的德育資源。新課程改革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進行有機滲透,做到容量適當、難度適宜,提煉和精選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內容和基本知識。
古人云:“文以載道,道在其中?!敝灰覀冋J真研讀教材,便會發現高中政治必修教材處處隱含著深厚的德育資源,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此,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教材文本,深入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素材,加強其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孕育“立德樹人”的正能量。
二、深入挖掘利用本地的德育資源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除了教材文本中的德育資源外,還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德育資源、多形式挖掘本地德育資源。為此,在教學開始前,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找準滲透本地德育資源的最佳點,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然后,通過文獻法、調查法等方式,查找所需的德育材料并進行加工。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政治教師在挖掘利用本地德育資源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把“挖掘”與“利用”結合起來,使德育資源在利用中挖掘,挖掘中得到利用。2.要把德育素材與教材知識有機聯系起來,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3.要處理好本地德育資源與教材中事例材料的關系。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思想政治教學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不僅要立足于課堂,更要重視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學理論的延伸和深化。為此,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重視社會實踐,努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例如,在教學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創新的途徑”時,筆者結合臨海市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為學生布置了如下實踐活動:
背景材料:文化遺產是城市歷史的實物見證。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全面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水平,形成了“崇文 厚德 務實 創新”的臨海城市精神。臨海擁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跡,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臨海市有著“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典范縣”榮譽稱號,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市級文物保護點20處。目前,臨海市己形成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鎮村——名人故居——歷史建筑“點線面”相結合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模式。
預習作業: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調查,針對臨海市的文化遺產制訂一套可行的保護利用方案。
這個作業屬于開放性試題,由于任務量龐大,需要學生經歷實地調查、收集資料、整理設計等環節。課堂上,有的學生從紫陽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有的學生從戚家軍鴛鴦陣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在課堂上展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
總之,“立德樹人”規定了思想政治課的根本價值取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政治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立足現實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深入挖掘并利用好本地的德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真正貫徹落實好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4(4).
[2]張力.縱論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J].人民教育,2013(1).
作者簡介:
單鳳彩(1984.7-),女,碩士研究生學歷,哲學碩士學位,現任教于浙江省回浦中學,中學二級政治教師,兼備課組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