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的情感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化學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更是凸顯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文章中針對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施,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人員提供支持。
【關鍵詞】高中 化學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76-01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國正在逐漸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這就為實際教學的開展提出了要求,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情感因素的滲透進行重視,重點進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形式的化學教學并不能適合現如今這種素質教育形式,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改進與創新,也就是在化學基礎內容教學的同時進行情感教育,以此真正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
一、創新教育理念,提升情感素質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育過程中,教師進行情感教育、培養情感素質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所以教師本身所具備的情感素質與其教育目標有直接的影響[1]。若是教師自身情感素質比較高,那么便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內心,進而走進學生情感世界,了解其內心的真正想法。高中生的心理較為尖銳,也有一部分的內心十分矛盾,如果教師沒有情感水平作為支持,那么便無法真正被學生所接受;其二,因為化學這一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點,與文科教師相比較,化學教師在學生內心情感方面更加容易造成忽視。然而對于諸多高中生而言,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將化學教師作為人格方面的模范?;诖丝梢泽w現出教師自身情感素質的重要性。
二、通過化學情感教育,完善課堂教學過程
進行化學教學時,教師需要掌握情感教育三條基本準則,即寓教于樂、以情施教以及師生情感交流。
(1)寓教于樂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自己的情緒加以控制,讓自己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下,享受教學的過程。另外,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時間與環境等,合理組織教學,結合學生內心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形式與學習內容[2]。如,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教學時,學生本身對于化學實驗的興趣很高,所以教師便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為學生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從而真正吸引學生的積極性。
(2)以情施教
教師要設計感性的教學內容與方式,能夠真正體現化學教學的知情并茂,從而真正達到以情施教的效果。實現這一目的主要前提是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并對其中所以蘊含的“情感”因素進行發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教學情感。在這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必須要先接受教育,開發學生對于化學的情感。教師熱愛化學這一學科,投身于化學教學中,以其自身積極、強烈的教學情感對學生進行感染,使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震撼。如《化學反應速率》一課的教學,教師對此課進行教學時,要保證自己對于化學的情感,真正熱愛化學這一學科,其次,教師講解時,可以采用化學實驗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進而愛上這一學習,從而達到以情施教的目的。
(3)師生情感交流
實現師生的情感交融,也就是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推進教師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在情感方面的融合。教師進行教學之前,要先用個人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影響,以此對學生進行熏陶與感染,使其能夠產生與自己相同的情感[3]。此外,化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所呈現的關系并非是自然界的交流,而是人為情感的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需要不斷進行維護。所以,教師運用該種意識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感染,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教師達成一致,教師積極創建情感教學情景,為化學情感教學的實現貢獻積極的作用。以《離子反應》一課為例,教師在對此課進行教學時,可以先創建活躍的教學情境,以自身的情感對學掌聲進行影響,隨后,教師在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掌握學生對《離子反應》一課不理解之處,通過有效的情感交流感染學生,使其能夠真正的愛上化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最為主要的內容,只有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才能使學生真正發現化學教學的魅力,真正愛上化學這一學科,以此為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發展提供有效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洪秋.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75.
[2]何正東.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合STS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6,(05):127.
[3]包龍海.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18):70.
作者簡介:
田拉虎(1974-)男,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人,漢族,中學二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擔任高三年級化學科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