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真
【摘要】設問教學主要是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對新事物的探索性。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單一型的,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對問題的理解都是有很多漏洞的,而提問是促進師生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提問不僅可以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同時還能夠獲得新知識。這就需要老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善于發現重點問題,提出設問,并掌握一些設問技巧。
【關鍵詞】設問啟發 小學數學 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17-02
問題是探索啟發認知的有效途徑。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多是線性的、形象性的,在認知外界事物中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漏洞很不周全的地方,那么老師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在小學課堂上提出問題進行引導和啟發。
一、在小學課堂中提出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小學階段,每個班級中的孩子們,都存在知識、認知等方面的不同。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采用統一的方式,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問題要有針對性是指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問題,超出了小學生能力的問題或者問題很簡單都是無效或者失敗的問題,不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提出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激發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問題的難易層次也可以慢慢加深,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會慢慢打開,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的提問方式能夠照顧全班的同學,小學數學課堂得到充實,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有效性的問題是指符合教學課程需要的,能夠促進完成教學目標的問題。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只是單一的為了達到和學生溝通交流和課堂氣氛的活躍,沒有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同樣也是無效問題,老師在提出問題時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不是只為了活躍氣氛,而是要通過問題達到啟發現代小學生思考的效果,相反就會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學習效率低下。
二、在小學課堂中提出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問題
小學生的認知大多數是形象認知,對于抽象的理論講解提不起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想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就要提出具有吸引力、有趣味性的問題。小學生的好奇心、學習力以及探索欲望都是很強烈的。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可以問學生“圓形有什么特點呢”“車子的輪子是什么形狀呢?為什么不能是其他的形狀呢?”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不同形狀輪子的車子的比賽,看誰先到達終點。小學生對于這些問題充滿好奇,在比賽的樂趣中促進了思考,一步一步發現圓的特點,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以鼓勵每個小學生自己動手去完善知識,這時老師在課堂中就是抓住實踐和知識的結合點,通過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去發現并掌握知識。比如《除法的初步認識》中,有8個桃子,平均分給4個同學,該如何分呢?這樣類型的問題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去得到答案8÷4=2。
一般來說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是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及深的。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課堂問題同樣遵循這個特點,分層次的啟發學生,讓學生逐步的加深對知識的認知。例如,在《分數的加減法》中,可以先提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運算,接下來可以提出不同分母可以加減嗎?最后引導小學生如何將異分母分數轉換成同分母分數進行加減。通過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引導小學生對原有知識的鞏固,啟發對于新知識的認知理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三、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提問
小學生對外界事物是充滿好奇的,追求標新立異的事物的心理特點,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方式提出問題。對于學生聽了以后就很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布置懸念提出問題,一些題目復雜的問題可以分清層次提出問題等。不同形式的提問方式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知識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學生不僅更加準確更加牢固的了解知識,還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意識。
四、在小學課堂中掌握時機,評價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優化教學結構。在課堂上要對于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讓學生充滿自豪感和成就感,激發學習樂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解析加減法時,老師可以在最后的提問中進行提問,“誰能說一下今天學習的加減法的定義?”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歸納能力,進一步的鞏固學習過的知識。對于每一個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指出回答的遺漏或者不足的地方,但是對于學生的積極回答要給予肯定的評價,激發日后積極回答問題的熱情,對于數學的學習充滿自信。如果學生的回答非常準確,老師在課堂中要即時進行表揚鼓勵“某某同學回答的非常好,一定很認真的聽了老師的講解并且努力思考過,老師希望以后大家要向某某同學學習。”如果學生的回答不夠完美,有遺漏偏差,老師可以說:“某同學所說的雖然不夠全面,但重要部分已經表達出來,哪位同學還可以補充一下?”如果有個同學的回答偏離加減法定義,老師可以說:“你也努力的思考了,不過有些偏差,希望你繼續努力,聽一聽其他同學的理解”。
五、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課堂效率,要以學生為主,通過課堂發問的形式啟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和積極性,課堂設問的形式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定,從實際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尋找樂趣,享受樂趣。同時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阿年.巧妙設問,啟發認知[J].高效課堂,2016(04):108.
[2]楊麗媛.小學數學課堂設問技巧[J].教育,2016(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