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模式養成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可以說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開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積極進行提問式教學,有效實現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是思維訓練與知識訓練的最佳方式,對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思維模式的養成及其解題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智慧的缺失,極大的阻礙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及其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本文將詳細分析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提問式教學的優勢與特點,給出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55-02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模式形成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課程相比較其他課程難度比較大,學生難以掌握,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長時間的傳統模式授課,學生很容易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對實現有效數學教學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課堂提問教學,滿足了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明顯提高了學生數學能力,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傳統教育的背景下,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過于注重學生的最后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已經成為阻礙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關鍵要素,盡管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的改革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從教學改革落實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部分教師還不能改變自己使用多年的教學方法,教師總是將自己的講述為課堂的主要環節,而忽略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間互動的重要性,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現代教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以下內容將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進行詳細的分析。
1.師生關系不平等,無法實現有效的溝通
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實現師生間正常溝通交流的根本所在,在傳統教育背景下,學生與教師間的關系非常嚴肅,進而形成一道無形的墻,阻礙了學生與膠世家的交流,疏遠了師生關系,即便是嘉實創設了科學的情景,學生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弱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力,新型師生關系無法建立,教師無法對學生學習實時狀況進行準確把握,教師的提問就無法保障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因此,實施關系不平等,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與交流,是影響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關鍵要素。
2.教師作為課堂主體
傳統教育背景下,教師常常組為課堂的主體,而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主動權完全落在教師手中,導致學生對問題的質疑能力弱化,課堂上針對問題提問,常常都是教師提問學生答,而缺少學生問教師解答的環節,學生缺少思考的機會,教師間的互動,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提問,了解學生數學學習存在問題,進而為下一步教師提問的科學性提供依據,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該作為知識的引導者,而非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弱化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質疑能力。
二、課堂有效提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端,是學生思維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充分落實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加強數學課堂提問式教學,對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極為重要,小學數學是學生接觸數學的開端,第一印象極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上要不斷完善教學手法,課堂提問可以有效的實現思維訓練與知識訓練,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問式教學的實施對推動小學數學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1.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有效的科學的提問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強化知識訓練有著關鍵性作用,小學階段,學生還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抓住興趣這一特點,積極創設問題情境,保證問題提問的科學合理性,比如在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一課節的學習上,教師要掌握問題的提問時機,抓住學生學習的動態,在了解三角形這一問題上,教師應該進行多媒體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從感觀上先了解三角形的大致形狀,學生在腦海里自然會形成大體的意識與概念,接著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三角形?讓學生舉出例子進行回答,通過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熟與舉例,教師進行詳細的概括介紹,客觀的講解三角形定義,完善學生對三角形概念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加深印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繪畫,再進行系統性的總結概括,經過一系列的問題提問,讓學生提出對本節課的質疑,教師耐心的進行解答,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極強訓練知識的掌握程度。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建立趣味課堂
小學階段,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有效的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解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的調動課堂氣氛,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實施快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數學問題的提問,要明確目的,不能隨心所欲,問題的設置與實施,要時刻以學生為中心,俗語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做知識的引導者而非課堂的主體,對學生認知矛盾之處進行及時的解答,捕捉發問時機,保證問題提問有效性,在小學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構建趣味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拉近了師生間的情感,促進新型師生關系建立,同時也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了數學教師教學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效提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有效提問要注重問題提問情境創設的科學合理性,時刻秉著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建立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質疑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對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管麗輝.有關小學數學課堂智慧理答和優質提問的案例研究[J].考試周刊,2016,18:85.
[2]汪維業.智慧提問,有效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一些思考[J].新教育,2016,16:68-69.
[3]張巧玲.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