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萍
摘 要:美術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師的示范講解是美術活動的一種主要手段,但在教師示范過程中,幼兒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沒有發揮出來,再也不能體現他們心中的想法。本文以中班幼兒的美術活動為視角,探究美術活動中教師示范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班幼兒;美術活動;示范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藝術教育的目標為: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由此可見,藝術是張揚個性、發展幼兒創造性的一個領域。美術活動屬于藝術領域的一部分,自然也應該成為幼兒表現自我的一個天地。可是,在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中,卻存在著幼兒機械模仿或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情況。
幼兒在有教師示范的情況下,大部分會比較機械的模仿教師作畫;幼兒在沒有教師示范作畫后常常會不知道如何下筆,這使我們不得不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教師引導方法問題?幼兒能力問題?材料的使用問題?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同時又能使幼兒獲得一定繪畫技巧?
筆者主要采用半開放式訪談,將自己所想要研究的問題記錄下來,找不同的幼兒教師,采用閑聊的方法向她們提問有關于美術活動中示范畫的問題,不會限制訪談的問題數量和問題的類型,只要話題是圍繞研究的主題即可,這樣可以給受訪者自由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每次訪談結束后,筆者都會將訪談時寫下的筆記進行及時整理,以方便最后分析。
一、提供豐富的表象經驗
中班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幼兒對某一概念的了解都是基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依賴于對某一事物的了解。而且美術活動是一門視覺藝術,幼兒對事物“形”的了解本身也需要幼兒觀察、觸摸,而幼兒通過觸摸、觀察對某一物體進行了解正是幼兒發揮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表達的源泉。但是中班的幼兒的生活經驗相對貧乏,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幼兒創造運用多種感官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并且教師要教幼兒如何對一個事物進行觀察,這樣,幼兒會不知不覺間自己累積豐富的表象。這樣在進行美術活動時,幼兒在畫某一物體時,心中會自然浮現這一物體的具體形象。每個幼兒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創作呈現的成品自然也不雷同。例如在小蝌蚪這一主題中,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自然環境中,比如春游時在小溪邊觀察、觸摸小蝌蚪的外形,也可以在動物角養一些小蝌蚪使得幼兒了解蝌蚪的生長過程、習性,幼兒在心中會自然形成對蝌蚪的印象,在作畫時,幼兒會有自己想法。
二、示范方式靈活化
教師示范——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不要單一呆板的出示完整范畫,教師可以出示局部的范畫,例如我們先出示小雞的示范,再出示小樹、花等的局部示范,避免出示完整的示范畫,影響幼兒構圖創作,在出示完局部的示范畫之后要及時收回,避免幼兒作畫時機械模仿。
在面對一些新的作畫材料、作畫技能時,教師需要進行現場演示,以便幼兒能正確的學到繪畫技巧和方法。例如在使用水粉顏料作畫時,教師要交給幼兒如何調色、如何正確使用顏料筆的方法。
幼兒示范——中班幼兒對事物已經有一定的經驗,教師可以請幼兒進行示范畫,在和幼兒一起了解今天作畫的主題后,請個別幼兒來畫一畫,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比如今天是畫小雞,先請幼兒畫畫你知道的小雞,在幼兒示范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小雞的主要特征,但在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在啄米時小雞的頭該畫在哪里,望著天空時頭該畫在哪里等等,這樣幼兒創作時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作畫。
示范要因材施教——不同年齡段幼兒適合的示范方式不同,在面對小班幼兒時,考慮到的年齡段問題,教師可以先完整出示范畫,再逐步講解其中的每一個小布局,使幼兒掌握一些繪畫技巧,在面對中、大班幼兒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幼兒示范畫或者通過語言講解后讓幼兒直接發揮想象,自由作畫。
針對教學過程中一些較難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進行重難點示范講解,如動態的人,或者重疊時該怎么畫。例如運動的人該怎么畫,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動起來的人的手、腳該怎么畫會有難度,那么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著重在這幾個部分進行講解,而對于情景的創設等方面可以讓幼兒自由發揮。這樣重點講解既教給了孩子繪畫技巧,同時又不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
三、示范途徑多樣化
圖片示范——教師在進行美術活動時可多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使幼兒從視覺上有更多直觀的感受。比如說在畫馬路上的汽車時,教師可以盡可能多的出示不同類型的汽車圖片,讓幼兒了解有不同類型的汽車,在作畫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
實物示范——在美術活動開展時,根據主題需要,教師可以將實物展示給幼兒看。比如畫蔬菜水果時,可以出示這些,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個幼兒觀察角度不同、關注的點不同,那么他們在自己創作時會有自己的想法。
視頻示范——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視頻增加幼兒對一些事物的形象素材的積累。比如在春天這個主題美術活動中,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春天的視頻,那么幼兒自然而然會在視頻中吸收一些形象素材,為作品創作提供便利。
現場示范——在美術活動中,在一些較難的繪畫技巧上,教師需要現場演示,以便幼兒直觀的了解一些繪畫技巧和方法。
四、材料類型盡量豐富
在美術手工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利用生活中的材料,避免出現單一材料的情況出現,并且要多利用一些半成品,幼兒有空間發揮想象的材料。例如在制作快樂的印第安人中,教師可以提供各色彩紙、水瓶、餐巾紙芯、卷起來的卡紙、毛線、橡皮泥、扭扭棒等等。避免出現只有兩三種材料,如果材料太單一,那么幼兒最后的成品就會和示范品雷同。
五、教師及時評價
教師在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時避免問“像不像”的問題,幼兒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教師就要及時鼓勵、肯定,如果一味的引導幼兒尋求像的結果就是幼兒的成品都是一個模子里的。
總之,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恰當師范,引導幼兒自由想象,相信幼兒會在美術這一天地中閃閃發光。
參考文獻:
[1]吳雙.試論美術教育與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J].藝術科技,2015,(01):236-238.
[2]盧永平.基于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J].教育科學論壇,2009,(10):17-19.